人勤春早盼年丰。正月初九,年味还未散尽,交通人已陆续回到工作岗位,奔跑在新一年的征程中。
除旧布新,祈福辟邪,阖家举杯,开门纳福,一地有一地的迎新风俗——有黄河流域“火树银花通夜明”的九曲灯会,有大运河上“依水而生”的船家婚礼,有古丝路上武威人“打春牛”的祭祀仪式,还有鸡鸣驿热闹非凡的“文昌庙戏”。
笙歌间错华筵启,喜新春新岁。站在“年里”回望,交通文化在一条条水陆脉络中,流转赓续,岁岁不息。
黄河九曲八卦对明月
“九宫八卦黄河灯,火树银花通夜明,织女轻弹流水曲,雅章歌舞乐升平。”
黄河流域独特的黄河文化,孕育着一代又一代黄河子孙,独特的黄河魅力也保留下许多珍贵的黄河文化风俗。
每年正月十五的九曲黄河灯阵,是黄河流域最盛大的庆祝活动。灯阵取黄河九曲之说,也有源自道家阴阳八卦阵图的说法。在黄河上游一带,九曲黄河灯阵已经流传了上千年,它也是山西、陕西、甘肃的传统民俗活动之一。
明代,部分中原百姓迁移至黄河上游流域,在河湟地区逐渐形成了九曲灯会的习俗,还衍生出一种名叫“灯把式”的职业。“灯把式”掌握黄河灯阵图,负责摆放灯阵,设计路线。这些仪式都是对传统庙会风俗的继承,也赋予了黄河上游九曲灯会的地方特色。
据清《龙门县志》卷三风俗篇记载,灯会前夕,人们将推选一人为灯官,负责灯会事宜,各商铺以贺资的形式承担其工役费用。灯会当天,县城和各村堡立杆子,曲折环绕犹如九曲,木杆上擎灯361盏,名为“九曲黄河灯”。浩浩荡荡的庆祝队伍游走于灯火围成的迷宫,祈祷来年“祛百病”,身体康健,蔚为壮观。除了日常的转灯会,还有在转灯时“偷灯”祈福的习俗。老年人“偷灯”以祈求健康长寿,夫妇“偷灯”祈求延续香火。
大运河运河船家绑红船
大运河绵延千里,奔流千年,孕育出了数不胜数的风土人情、民俗信仰。大运河上的船民依水而生,留下了独具运河特色的生活风俗。
有水就有船,有船就有家,有家就有生活,有生活就有民俗。旧时每到春节,来自五湖四海的船只会在运河沿岸停靠,这些船只以水为家,只有过年时才安稳地停靠下来。
过年期间,船民会在船的主要部位贴上大红对联祈福,比如:船艏左右两侧为“龙头金角安天下,虎口镶牙定太平”“江河湖海乘破浪,通达逍遥远近行”“日行江淮三千里、风送南北第一舟”;船艏、船艄档浪板上则写有“招财进宝、船平水稳”;船艄左右两侧贴“九曲三弯随舵转,五湖四海任舟行”;前后舱内外要贴上“福”“禄”“寿”“禧”“财”等年红。
过年期间,船民们习惯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一年来的收获,在江苏常州达到结婚年纪的男女则通过“会船歌”的形式寻找伴侣,送上信物就算定下了婚事,感情朴素而真挚。淮安运河船民婚礼同岸上人家婚礼区别最大的地方在于其迎亲用轿船。做轿船一般选用小篷船或小划子,将轿身的四柱安插在篷架眼中,轿身依船体而定,当地把接新娘叫过喜船。
迎亲的轿船出发或停靠也是有讲究的。如果同一个停船点同一天有两个或更多人家娶亲,载了新娘子的轿船回来得越早越好,习俗是争个第一的彩头和吉兆。到女家的停船点后,女方家长会向迎亲的女婿、媒人和其他人敬烟、献茶、送点心。
丝绸之路梦幻凉州打春牛
甘肃武威,是汉唐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冲,造就了“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军事要地和商埠重镇。武威地处河西走廊东端,水丰土沃,也是西北地区的农业重镇。从汉代到西夏,一直流传着“凉州之畜为天下饶”的说法,即据守武威,就有了粮草与军事的双重保障。
在丝绸之路上,不仅有商业和文化的碰撞,它还是一条中外农作物的交流互通的纽带,将世界农业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汉唐丝绸之路上最为繁华的城市之一,武威2000多年的岁月沉淀使得各地春节习俗不仅热闹,而且带有古丝绸之路的富饶与辉煌之韵。
提到我国古代农业文明,牛、牛耕与丝绸之路的渊源深厚,武威出土的牛类文物正是这种渊源的反映。而且汉王朝占据河西走廊后,能够开拓西域,也离不开武威的牛。
武威人春节期间有“打春牛”的习俗,这是当地一年中最重要的农业祭祀仪式,是武威人农业崇拜的一种反映。据史料记载,“打春牛”源于周代《礼记·月令》中的“出土牛,以送寒气”之说。每年活动开始时,人们敲锣打鼓,组织起参加队伍。只听手中飞舞的彩鞭划破天空,大家一起祈祷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吉年有余。
牛除了用于农耕劳作外,牛车也是我国古代中层阶级主要的骑乘工具。随着古丝绸之路的繁荣,唐时,西域或北方草原传入了不同的优良品种,也推动了当地运力的开发。
鸡鸣驿大唱庙戏祈福年
“通京师者有居庸关,而居庸关之路必由鸡鸣”。
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的鸡鸣驿,是我国历史上京畿地区最重要的驿站之一,有“极冲”之称。鸡鸣驿城始建于元代,兴盛于明代,是成吉思汗率兵西征途中设置的驿站之一。
围绕邮驿功能,鸡鸣驿城内规划的邮驿事务建筑、驿站设施等各得其所,井井有条。邮驿事业的发展,也为鸡鸣驿城的经济、文化带来极大的繁荣,彼时商贾云集,庙宇辉煌。
我国古代民俗文化受宗教文化影响深远,因此每逢正月十三、十四、十五,鸡鸣驿城全村人都会在文昌庙的戏楼前摊钱请戏,祭拜孔子,正月十六、二十一、二十六还有3个集日,满街摊铺首尾相连,街巷摩肩接踵,城内大唱庙戏,热闹非凡。
鸡鸣驿城内原城隍庙、财神庙、老爷庙、龙王庙、奶奶庙、文昌庙、阎王庙、玉皇庙、马王庙都建有戏楼。其中,文昌庙保存最为完好,据记载,文昌庙是驿丞操司捐资办学而建,古人认为文昌星是忠国、孝家、益民、正直的化身。鸡鸣驿存在的几百年间,驿丞都非常注重文化教育,开办驿学、祭拜文昌君和孔子。
编辑:郭琪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