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院深耕校企合作 共育交通高技能人才

2023-10-20 17:05:05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记者 袁帅 通讯员 王鑫 -标准+

《区域统筹标准引领耦合共生:校企共同体建设北京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荣获一等奖、《基于“方向、层级、序列”职业资历框架的交通行业产教服务模式创新与实践》《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及书证融通路径的探索与实践》《岗位联通专业联动——高职城市轨道交通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建与实践》项目荣获二等奖……前不久,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公布,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简称北京交院)4个项目榜上有名。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每4年评选一次,是反映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此次获奖体现了北京交院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多年来,北京交院深耕校企合作,搭建人才培养新体系,构建特色鲜明的综合交通类专业群,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交通职业教育及首都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形成交通产教融合体办学模式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职业教育最突出的办学优势。

“从1994年起,北京交院就开始推进校企合作,引入先进的课程,是全国职业院校中最早开展校企合作的院校之一。”北京交院汽车学院院长缑庆伟告诉记者,经过设备、技术、服务、理念融合4个阶段后,北京交院创新形成交通产教融合体办学模式,搭建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推动实现产教、育训、标准、资源、师资和文化的多维融合。

缑庆伟介绍,北京交院与丰田中国合作成立丰田工程师学院、丰田职教集团,发展汽车售后服务领域的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符合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北京交院先后获评丰田T—TEP项目校企合作“品牌建设样板校”、上海通用“全国最佳ASEP合作院校”,校企合作成果丰硕。

多年来,北京交院立足交通运输行业,主动融入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依托北京交通职教集团,借助集团化办学资源,吸引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探索共建产业学院,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鼓励行业企业全面参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目前,北京交院建有4个北京市特高项目工程师学院、4个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建成1个国家级骨干专业群、3个北京市骨干专业群。

在教学活动中,各二级学院以大师工作室、工程师学院为平台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形成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既能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学习,又能够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如北京交院汽车学院以阚有波汽车技术大师工作室为平台,校企专家合作开展了6个汽车技术项目研发和相关汽车养护标准的制定。首发公路工程师学院与首发养护公司在技术创新与课题研究领域长期开展合作,校企合作编写、出版的《高速公路日常养护作业标准化手册》,成为交通运输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入库成果。

张术华大师工作室主持研发的智能收费亭、低功耗车控器、电缆防盗系统、车检器误触发信号过滤装置等项目已在北京各高速公路上启用,大幅提升了高速公路收费效率。京港地铁委托北京交院开展社招员工岗前面试及培训,学院师生的服务得到京港地铁人力资源及培训部门的认可。

构建智能网联汽车产教联合体

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北京市市域产教联合体立项名单,北京交院牵头的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智能网联汽车产教联合体入选,成为11个北京市市域产教联合体之一。

“激发企业动力、充分发挥成员单位优势非常重要。”缑庆伟介绍,该产教联合体由政府、院校、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成员单位组成,将共同研发自动驾驶技术标准、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教学标准等,搭建自动驾驶产业链“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立交桥。

据了解,该产教联合体按照“项目导向、专业牵引、资源纽带、共建共享、按资分配”的思路,持续探索实体化运行工作机制。

建立专业与行业发展联动机制。以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不同层次的专业建设为牵引,聚合联合体各方资源动态调整专业,契合产业发展。

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建立双师型教师共享平台,专业建设“校企双负责任制”、企业“导师制”,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提升科研和实践教学能力。采取订单式、现代学徒制、现场工程师、产业学院等培养方式,实现企业文化、用人能力需求进院校,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评价全过程。

建立共建共享机制。通过建设技术研发中心、跨企业培训中心等平台,针对自动驾驶场景开发等开展技术攻关,基于企业需求开发智能网联装调测试员、自动驾驶安全员等岗位相关技术标准、培训课程,为园区企业提供员工岗前培训、在职员工能力提升服务。

建立人才供需匹配机制。整合政府、学校、企业人才需求信息平台,面向企业和学校双向开放。

“我们将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深化产教融合、产学合作,以产业园区为基础,充分发挥政府统筹、产业聚合、企业牵引、学校主体作用,打造具有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深入推动产城科教融汇,服务首都交通高质量发展。”谈及这个新成立的产教联合体,缑庆伟满怀憧憬。

组织学生到企业一线学习实践

今年8月,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轨道车辆技术赛项在湖南省株洲市举行,共有来自全国27个省(区、市)的51个高职院校代表队参赛。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北京交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的学生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

北京交院获此佳绩离不开良好的校企合作。在备赛过程中,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教师带领学生走进企业,到工作一线学习实践;企业教师则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现场指导。通过现场实践、教学、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大幅提升。

近年来,北京交院创新“双元培养、工学交替”的教育教学模式,主动吸纳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建立了人才培养对接产业需求的校企“双元培养”模式,搭建了服务交通运输行业创新发展的校企共建、资源共享的创新服务平台。

在这一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健全教材建设工作体系,完善教材制度规范,与时俱进进行教材改革,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材23本。同时,该学院教师与企业共同研讨专业群核心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模块化改革,灵活根据课程内容,改进相应的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

作为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北京交院将始终立足北京交通运输行业,服务首都城市运行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国双高”“京特高”校建设为契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对接行业企业需求,与企业共育交通高技能人才。

编辑:袁帅

审核:杜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