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的背景下,以智慧公路为代表的交通新基建正处于快速起步和技术加速迭代的关键阶段。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行业深度融合发展,高质量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交通新基建复合型人才,是新时代交通职业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与重要职责。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浙江交院)作为交通职业教育交通强国专项试点实施单位,积极推进“服务交通新基建的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与实践”试点任务,紧紧围绕交通强国战略,服务交通运输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聚焦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建造、数字公路前沿领域,动态调整专业和培养方向,创新交通新基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建设一支专业精通、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队伍,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
专业调整 打造“三维三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交通新基建产业跨学科、跨行业、多技术融合发展的态势下,浙江交院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以培养最美交通人、智慧交通人、创新交通人“三型人才”为目标,打造交通运输、物联网、移动通信三维技术融合发展的“三维三型”人才培养模式,将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建造、路面智能材料开发、大跨度桥梁健康监测、高边坡(高挡墙)数字化监测与监控等技术有机融入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中,制定优化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不断适应交通新基建产业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需求。
产业同步 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以培养满足交通新基建紧缺人才为目标导向,根据产业核心岗位群人才培养需求细化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将目标与需求相结合,构建底层共享、中层融通、高层互选的矩阵式、模块化课程体系。将企业真实生产项目引入教学过程,校企联合开发“新手—生手—熟手—能手”四步进阶的新形态教材,创设教学工厂(校中厂)、生产工地(厂中校)、创新工作室三场景融合的生产实践教学环境,实现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打造互联网+智慧教育模块化教学模式,形成“一人一特色、一课一风格”的教育教学新样态。
协同攻关 构筑技术技能提升平台
紧扣交通新基建产业发展目标,浙江交院依托浙江省数智交通产业联盟,校企联合打造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围绕智慧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核心技术研发应用,对接杭绍甬智慧高速公路等重大工程项目,服务上百家公路交通企业转型升级,实施跨领域跨学科协同攻关,全方位推动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深入实施交通运输行业领军人才与青年科技英才培育计划,针对行业“卡脖子”技术短板问题,校企共研技术标准,推动交通新基建产业关键技术系统化集成与推广应用,打造支撑引领产业发展的高端科技智库。
拓展合作 创建中国交通职教品牌
以浙江交院牵头组建的中国—东盟交通职业教育联盟为合作交流平台,依托教育部中柬路桥类专业人才联合培养项目等,持续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打造“中文+职业技能”国际化教育模式,构建中国文化教育贯穿始终,“校中校”开展海外专业教学,“企中校”拓展技能培训的“浙江交院海外鲁班学校”运营新模式。借鉴国际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开发适应交通新基建产业发展的国际化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交通人才。
近年来,浙江交院全力打造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在推动交通强国智慧公路新基建高质量发展上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取得了丰硕成果。专业群入选国家级教师创新团队2个、国家在线精品课程1门、国家规划教材10部,获批国家级实训基地、协同创新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等高水平教科研平台7个,获评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学生团队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0多项。专业群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输送800余名毕业生在特大工程中成为技术骨干,近5年累计培养交通新基建产业紧缺技能人才4508人,为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与人才保障。
编辑:袁帅
审核:杜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