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名片
褚凤,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法学博士,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湖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湖南省最美思政课教师,湖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湖南省“楚怡”名师工作室负责人,湖南省思政教学团队负责人,兼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主要讲授思政课、法律等课程。
大学本科毕业后,我先后担任初中、高中、大学思政课教师。25年来,面对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学生们,我真切感受到思政教育事业的伟大,初心和使命让我无限坚定:做思政教育路上的追光者。
巧用法宝 思政课更有活力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经过25载的辛苦耕耘,我终于找到了打造受学生喜欢的思政课堂的法宝:讲问题、讲学习、讲道理。
讲问题。思政课理论源于问题——教材重难点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学生成长困惑问题等,这些都是讲好思政课的真问题。要找准问题,不照本宣科,想学生所想,答学生所问。比如针对学生困惑的“躺平”问题,我通过组织别开生面的辩论赛,引导学生们直面问题,树立奋发有为的人生观,不少学生直呼“治好了精神内耗”。
讲学习。思政课涉及知识面广且更新快。我坚持记录大量笔记,研读多部经典,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我的课堂也因此更有活力。
讲道理。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为了把思政课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在教学中,我用论文标准打磨教案,一份教案修改近40遍,通过案例、故事、对比等方式讲深讲透每个知识点。
基于这三大法宝,我的课堂“圈粉”不少,我也荣幸获评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湖南省首届芙蓉教学名师、湖南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等称号。
善用资源 开门办思政课
“大思政课”就是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推动学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我深知,要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就必须善用“资源”,开门办思政课。
在校内,我积极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课课有思政,人人讲育人”的良好格局。组建22个混编式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实施“专题式+自由式”集体备课方式,打造职业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体系。如依托路桥、港航、汽车专业,以弘扬“两路”精神、工匠精神为主线,形成“一院一品牌”的课程思政品牌。
在校外,我把思政课“移动”到红色场馆,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打造“行走课堂”。在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志愿服务、场馆参观、微课录制等实践活动。如今,鼓励学生走出去已成为学院思政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实践基地小导游、理论宣讲等形成的数字化资源有力赋能课程建设。我带领团队率先立项4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和2门省级“金课”。
针对学生专业课特点,我挖掘专业元素,把思政课“移动”到企业现场。设计开展“职业味”浓的思政课,与企业专家共同录制微课堂。
25载深耕思政教育一线,我还以“传帮带”培育了一批优秀的教师,打造了一支高水平思政课教师队伍,在实践中形成了“教—研—培—管”四维融合高水平思政课教师培养模式,获评省级教学成果奖。如今,我已带领团队成功培育了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名师工作室2个、省级人才5人,获省级以上奖励150多项。
编辑:袁帅
审核:杜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