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仪亮起,映照着探索未知的专注神情;检测线紧握,彰显着守护安全的坚定决心……11月5日至8日,第十五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机动车检测工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山东临沂火热开展,来自全国28个省(区、市)的百余名机动车检测能手同台竞技、展示风采。
本次大赛由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共同主办,为国家一类大赛。大赛分职工组、学生组两个组别,分别开展理论知识竞赛和技能操作竞赛。选手们在大赛中比理论、拼技艺、赛经验,全方位展现了机动车检测从业人员和院校学生的技能水平与精神风貌,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夯实了高技能人才基础。
职工组 竞赛内容为检测工技能升级版
来回踱步在车辆周围,仔细检查车身外观,不放过每一个可能存在的问题;俯身于布满零部件的车辆前舱,认真排查故障原因,目光如鹰眼般锐利;熟练使用功能复杂的车辆检测设备,准确解读每一个数据背后潜藏的秘密,得出专业结论……职工组技能操作竞赛现场,选手们如机动车的专属“医生”一般,细心寻找着车辆的“病症”并为其开出“对症处方”。
“这是国家一类大赛,所以对选手技能水平的要求会比日常工作要求更高。”据大赛职工组裁判长于开成介绍,此次总决赛赛项是以机动车检测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三级及以上,即高级工及以上层次职工所需具备的技能要求为依据设置,综合考查选手机动车检测和维修等方面的职业素养。“竞赛内容是检测工技能要求的升级,是维修工所需知识的延展。”于开成说。
此次职工组技能操作竞赛包括两个项目。其中,机动车特征检查与性能检测项目以汽车检测和维修岗位真实作业情境为背景,考查选手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和新能源汽车运行电器安全性能检验方面的技术和能力。
在该项目中,选手需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参照比赛车型维修手册及其他相关维修资料、技术规范等,对比赛车辆进行唯一性检查、车辆外观检查、安全装置检查、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检测与调整以及电器安全检验,并填写相应检验记录表。
“日常工作中,如果检测工没有严格执行标准,让不合格的汽车上了牌,将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所以这次比赛我们设置了几十个检验项目,每一项都要求选手严扣国家相关技术标准,严格遵守执行尺度,不能打一丝折扣。”于开成说。
据大赛职工组仲裁长许建忠介绍,该项目涉及机动车检测常规内容,属于机动车检测工的“基本功”,虽然考查难度适中,但需要选手熟练掌握机动车检测要点并在比赛过程中保持严谨和细心。
另一个技能操作竞赛项目机动车技术状况检测结果分析与处理,是以新能源汽车检测和维修岗位真实作业情境为背景,考查选手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和车身电控系统故障检测、诊断以及维修方面的技术水平。选手需参照比赛车型维修手册及相关维修资料,在规定时间内对比赛车辆进行故障诊断,排除故障并按要求完成竣工检验。
“这个项目要求选手清晰了解新能源汽车的系统结构、控制原理,能在短时间内查找出故障并进行恢复,相对另一个项目来说难度更大。”大赛职工组专家、曾在第九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汽车维修工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个人第一名的江海荣说。
对此,获得本次大赛职工组个人第一名、来自浙江申通汽车有限公司的选手顾宇宙深有感触:“每个故障都有自己的特点,必须清晰了解整车设计的逻辑,才能避免出现方向性失误,找准故障点。为了完成好这个项目,我在前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又补充学习了很多新能源车结构和系统方面的知识,进行了很多次模拟训练,所以正式比赛时还算得心应手。”
学生组 注重考查逻辑思维和分析判断能力
“请注意!各位裁判秒表归零,各位参赛选手准备——开始!”
裁判长一声令下,学生组参赛选手两两一组快速进入比赛工位,按要求做好作业准备后,迅速投入到数据采集、检测分析、报告填写等环节中,动作干净利落,交流短促有力,热烈而紧张的氛围在赛场弥漫。
此次学生组竞赛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检测和维修的核心技能展开,技能操作竞赛主要考核机动车电气系统和关键部件的检测维修两个部分。“要顺利完成比赛,选手需要对整车及车上零部件的功能有详细了解,要能读懂车辆电路图和维修资料,要具备专业检测仪表工具的使用技能,整体而言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大赛学生组专家组组长李刚说。
机动车电气系统检测维修项目中,参赛队伍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根据现场提供的资料物料,借助工具仪器等在竞赛整车和诊断平台上进行检测维修,排除故障并按要求完成竣工检验,考查内容主要涉及新能源汽车低压控制系统、高压控制系统、照明和舒适系统的检测维修。
“该项目中,动手操作的部分占整个项目的30%,而分析和报告书写的部分占70%,对选手的分析判断能力和推理思路提出了较高要求。”据机动车电气系统检测维修项目分项裁判长任城龙介绍,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迭代更新,近年来,车辆高压部分的故障日益增加,因此,该项目特别针对新能源汽车的高压部分设置了一些故障,检验选手的排故能力。
而机动车关键部件检测维修项目则主要考查参赛选手对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驱动装置、充电装置进行检测维修以及系统间联调测试的能力。选手需配合作业,根据现场提供的任务书,使用设备操作说明书、维修手册,借助工具仪器等在60分钟内完成对机动车关键部件的检测维修。
据该项目分项裁判长刘奉坤介绍,两个参赛选手需分工明确,一人诊断、一人记录,考查重点既在于选手的动手能力,更在于其逻辑思维和故障诊断的推理判断能力。
本次学生组竞赛与职工组竞赛相比,最直观的差异就是两人组队参赛。据李刚介绍,如此设置一方面是出于安全考虑,新能源汽车涉及高压电路,双人作业安全性更强;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将大赛与实际工作结合,提升学生流程编排的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为在大赛中争优争先,各地选手进行了充分准备。“我们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一直训练到晚上12点,不停复习理论知识,反复进行排故训练。”来自陕西省眉县职业教育中心的选手冯嘉译说。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学生组代表队领队李斯达表示,为让参赛学生更好进行实操训练,其所在学校专门请合作企业提供了相关设备,让学生进行模拟训练。
充足细致的准备换来了良好的赛场表现。大赛学生组副总裁判长丁继斌表示:“选手们对场地的适应程度、操作的规范程度、对工具仪器仪表的熟练程度以及对汽车的熟悉程度都非常不错,整体表现可圈可点。”
助力缓解新能源汽车人才紧缺问题
“组织开展机动车检测工职业技能大赛,对进一步提升汽车维修行业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水平,增强从业人员‘重技能、提质量、强服务’的职业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大赛顾问、“人民工匠”、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许振超在大赛开幕式寄语中表示。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快车道,新能源汽车数量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日益显现的相关技能人才缺口。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人才总量将达到120万人,但目前人才缺口有103万人。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超百万的人才缺口中,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人才占到80%。
“此次大赛以缓解交通运输行业新能源人才培养的紧迫性为目标,”许建忠说,“职工组赛项设置着重参考了将于2025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目的就是通过大赛促进机动车检测工对新标准的了解,提升其在新能源汽车检测方面的技能水平。”
李刚表示,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所需的检测维修核心技能大不相同,此次学生组的竞赛内容着重关注新能源汽车故障率比较高的部分,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检测、维修、保养的核心技能,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走向行业,解决新能源汽车检测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提供支撑。
“专家组前期到行业进行了大量调研,了解新能源汽车检测维修的热点难点以及企业在实际检修工作中的典型案例,明晰新能源汽车检测工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然后结合职业院校学生具体情况确定竞赛方案,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行业最需要的技能。”谈到赛项设置时的考量,大赛学生组专家郭建英如是说。
以大赛为平台,广大从业者和学生比拼技能、交流学习、提升自我,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夯实基础。“比赛弥补了日常工作中知识技能的漏洞,让技能操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大赛职工组个人第五名、来自山东新沂蒙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的选手孟祥华说。学生组一等奖获得者、来自山东交通技师学院的孙宁祥、王景瑞表示,大赛让其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让未来的努力方向变得更加清晰。
不仅如此,大赛的开展也为职业教育相关专业课程的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学生组代表队领队、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陈林山提到,学校教师可将比赛内容植入日常教学,完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水平,真正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训的目的。
正如大赛顾问、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会长张延华所说:“此次大赛弘扬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将对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产生新的影响,也将对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凭竞赛展风采,为行业添活力。大赛落下帷幕,带着参赛的收获,选手们将继续在机动车检测工作和专业学习中努力奋斗,为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检测技术水平、保障新能源汽车产业良性发展作出更多贡献,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添砖加瓦。
□特写
大国工匠何以练就
“没有标准就没有效率,绝不能认为差不多就可以了。”11月5日,在第十五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机动车检测工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开幕式后,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紧随进行。大赛顾问、“人民工匠”、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许振超以“从码头工人到人民工匠”为主题,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裁判员、指导教师共话工匠精神。
许振超几十年如一日,扎根港口一线,日夜钻研,苦练技术,凭借精湛的技艺一次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作业效率纪录。这是对技艺的极致追求,更是对工匠精神的生动诠释。
讲座现场,许振超勉励年轻一辈技师:“要以大赛为舞台,秉承工匠精神,以勤学长知识、以苦练精技术、以创新求变革,在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道路上勇攀高峰,为机动车检测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为交通强国、交通天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原副司长、巡视员王水平听完讲座后表示,希望选手们以许振超为榜样,利用好大赛平台筑牢技能基础,努力成为新时代的人民工匠。
听了许振超的生动讲述后,来自四川西昌容宝行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参赛选手谢乙民深受触动:“我会积极发扬工匠精神,更认真、更严谨、更规范地完成本职工作,为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胖雨珊 通讯员 司新茹
获奖名单
职工组个人前二十名
第一名 浙江申通汽车有限公司 顾宇宙
第二名 江苏无锡共一家汽车维修服务有限公司 徐子贤
第三名 贵州锦耀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肖帆
第四名 浙江申通时代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周帅余
第五名 山东新沂蒙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 孟祥华
第六名 广东深圳市宾至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陈敬宾
第七名 广东深圳市艾德保汽车服务管理有限公司 王中超
第八名 河南鹤壁市鑫瑞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王建华
第九名 江苏仪征市交通汽车修理有限公司 姚骏
第十名 山西忻州市宝迪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郭利军
第十一名 四川西昌容宝行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谢乙民
第十二名 重庆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严廷科
第十三名 海南三亚荔枝沟联力汽修厂 安彦辉
第十四名 湖北襄阳富黄安信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田光旭
第十五名 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围场镇艳明汽车修理厂 赵彦明
第十六名 四川成都平成二手车销售有限公司 喻俊豪
第十七名 贵州贵阳宝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黄忠
第十八名 湖北恩施宏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向昌兵
第十九名 河南济源市庆利名车服务站 宋国利
第二十名 重庆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周胡阳
职工组团体前十名
第一名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代表队
第二名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代表队
第三名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代表队
第四名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代表队
第五名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代表队
第六名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代表队
第七名 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代表队
第八名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代表队
第九名 海南省交通运输厅代表队
第十名 山西省交通运输厅代表队
学生组团体一等奖
山东交通技师学院 孙宁祥 王景瑞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代云川 赵长青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盘庚 吴亦晗
河南交通技师学院 王银增 蔡霖
合肥理工学校 沈阳 王高付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李立超 陈社硕
安徽合肥技师学院 李佳豪 孙超龙
学生组团体二等奖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常世杰 徐鹏鹏
江苏汽车技师学院 陈铭 娄壹翔
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 范鑫晨 邪家宝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陈皓宇 姚兆申
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 傅一鸣 卢佳伟
杭州技师学院 高畅 胡锦辉
海南省技师学院 杜其昇 陈阳阳
兰州现代职业学院 马鸿宇 李维政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雍皓轩 郑烨
贵州交通职业大学 赵泽贵 汪策玺
学生组团体三等奖
四川交通运输职业学校 鲍佳智 陈金豪
营口市农业工程学校 李英旭 王生智
贵州省交通运输学校 罗朕艺 朱承杰
山东技师学院 郑东凯 孟凡聪
杭州汽车高级技工学校 蔡瑞轩 聂鸽
海南省交通学校 吴多霖 郭扬
沧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沧州海事学校) 黄越 王洪博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刘柱 张敬敬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宋俊鹏 孙铭泽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李临义 张冠雨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林桂浩 黄卓灰
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 林明文 李业宇
重庆市九龙坡职业教育中心 寿显荣 王振宇
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陈兆同 刘俊杰
深圳技师学院 钟广荣 卓永继
哈尔滨华德学院 郑有彤 姜岩
山东劳动技师学院 范兴易 邱桂杰
编辑:胖雨珊
审核:杜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