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初冬时节已是寒意阵阵,三峡门户宜昌却热情不减。11月20日至22日,第十五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船闸及升船机运管员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火热开赛,经层层选拔来到总决赛现场的各省(区、市)优秀枢纽通航“勤务员”们齐聚一堂,一决高下。
这是对新时代交通运输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果的一次大检阅,也是对广大交通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和精神风貌的一次大展示。赛场上,选手们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过硬的综合素质展开激烈角逐,一批船闸及升船机运行管理的佼佼者在大赛中脱颖而出。
大赛的成功举办,在行业内营造了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浓郁氛围,激励更多船闸及升船机运管从业者钻研业务、提升自我,为水路运输的高效畅通筑牢人才根基。
精心准备 保障首次国赛有序开展
11月19日,大赛开幕前一天,万里长江第一闸葛洲坝船闸旁,一群身着统一服装的身影忙碌于竞赛现场,紧锣密鼓地为即将拉开序幕的行业盛会作最后的冲刺准备。“这是国赛,各方面要求都非常高,必须做好全方位保障。”一名正在检查设备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悉,本次大赛由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共同主办,为国家一类大赛。这是船闸及升船机运管员这一职业首次被纳入国家一类大赛,也是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首次举办内河航运相关职业比赛。大赛组委会协同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各水路运输企业、相关设备提供方,周密筹划、精心组织,保障大赛规范有序、公平公正开展。
作为大赛承办单位之一的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提供赛事主场地,扎实开展大赛筹备工作,从技术规划、裁判遴选、设备研发到会场布置、后勤保障,每一环节都倾心尽力。
“我们成立了由局主要领导牵头、全体班子成员参与的领导小组及专项工作组,集行业之力制定大赛技术方案,会同协办和支持单位设计开发实操设备,按照安全、高效、节俭等原则,严谨细致推进赛事组织、综合保障等各项工作。”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副局长李顺利说。
技术方案是保障大赛专业权威性和公平公正性的核心。首次纳入国家一类大赛,技术方案如何制定,才能精准聚焦船闸及升船机运管员的主要工作内容,筛选出真正具备扎实专业功底的行业精英,成为了大赛组委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据大赛仲裁长朱海清介绍,为使技术方案更科学、更细致,大赛组委会邀请行业专家开展多次调研讨论,紧紧围绕船闸及升船机运管员实际工作所需的基础技能及关键技术难点来进行比赛项目和评分细则的设置。
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理念,不仅贯穿于技术方案的制定中,也体现在比赛设备的研发中。“我们基于前期为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提供船闸管理技术支持的经验,研发了这组比赛设备。它们是对实际工作中所使用设备以及操作系统的模拟,可以说是实际工作场景的‘微缩版’。”大赛协办单位南京苏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东说。
大赛支持单位武汉力地液压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明礼表示,为给选手提供最佳的操作条件,力地液压的工程师们对比赛使用的液压设备进行精心调试,从压力校准到流量控制,从阀门响应到油缸动作,每一个关键点位都经过了反复测试和优化。
值得一提的是,为保证大赛公平公正,正式比赛前,大赛组委会还协调各参赛队,按统一规定时间进行了赛前适应性训练,帮助选手熟悉场地和设备。
“前期我进行了很多训练,在省里组织的选拔赛中还拿到了第二名,相信这次比赛我也能斩获佳绩!”在熟悉场地的间隙,福建省交通运输厅代表队选手、来自福建水口发电集团有限公司的王恺成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
据了解,大赛前,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队伍进行了积极备赛,购置训练设备、组织专业培训,福建、广西、山东、江西等地还举行了省内选拔赛,为参加本次全国总决赛做足准备。
竞技交锋 检验运行管理看家本领
“我调整液压油缸速度的时候没把握好,油缸伸出时间超出了范围,不然我这个项目就满分了。”
“哎,操作结束后我忘了把工具放回箱子,安全文明施工分被扣掉了。”
“你编程速度好快,肯定能有个不错的名次!”
……
技能操作竞赛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选手们心潮澎湃,互相分享着比赛感受。
据悉,本次总决赛包括理论知识竞赛和技能操作竞赛两部分,其中,技能操作竞赛包括集控排档及运行应急处置、电气回路故障排查与诊断、液压启闭机调试及故障诊断、电机变频驱动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4个项目。
“此次大赛的项目是参照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发布的职业标准设置的。”大赛副裁判长章鹏介绍,“理论知识部分重点考查参赛选手对行业规范、船闸及升船机工作原理等基础理论知识以及通航作业、设备巡检与维护、设备故障诊断与处置等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技能操作竞赛则着重考查选手在船闸集控运行、电气故障诊断、液压系统调试、变频控制系统安装调试等方面的职业素养和安全意识。”
集控排档及运行应急处置项目现场,贵州省交通运输厅代表队选手、来自贵州省构皮滩通航管理处的尹山面露遗憾:“心态很重要,刚刚在进行应急处置操作时,我脑子里想的是正确答案,但想到有时间限制一紧张就点错了。”
在该项目中,选手需根据船舶排档规则在模拟平台完成过闸船舶排档,按照船闸运行工艺通过手动单步操作方式运行船闸,并根据系统提示的故障及突发事件,完成故障诊断处理及相关应急操作。
据大赛裁判员谢利森介绍,船舶排档及运行需要考虑两个原则,一是安全,二是高效。该项目中,是否按要求进行合理排档以及是否在规定时间内正确完成应急处置操作是难点所在。
“电气系统是船闸的‘神经中枢’,其正常运行是保证船闸安全高效工作的基础。”电气回路故障排查与诊断项目现场,大赛裁判员张殿余向记者介绍,该项目中设置的故障都是船闸日常运维过程中的常见故障,目的就是检验选手在排除电气系统故障方面的基本功,考验选手是否有资格成为船闸的“安全卫士”。
大赛为数不多的女选手之一、来自重庆草街航运电力开发有限公司的叶凤告诉记者,女性相对而言更细心,在排查电气系统故障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船闸能否开合自如,主要靠液压启闭机控制。在液压启闭机调试及故障诊断项目中,选手需要在模拟平台上对液压系统进行调试,整定压力保护设置参数、调整液压油缸伸出缩回速度,并对出现的故障进行诊断和处理。“国赛对参数范围的要求比实际工作中要求的范围更精细,对参赛选手能力和经验的要求更高。”大赛裁判员周鹏介绍。
比赛现场,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代表队选手、来自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王永志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在其他选手还在操作时,他已经坐到一旁等着裁判员核实分数了。“平时在一线积累得多了,赛场上就比较得心应手。”
电机变频驱动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项目是技能操作竞赛中选手们公认难度最大的项目,需要选手根据给定的设备、器件和原理图,完成水位、运行速度、加速度等参数的设置。据大赛裁判员林宁介绍,该项目不仅需要选手有非常扎实的升船机运行和电气系统知识储备,还需要有很强的编程能力,对选手的专业技能和逻辑思维要求都较高。
“此次总决赛的选手们不愧是各个省份层层选拔出来的精英,在技能操作竞赛项目中的表现都很不错,基本都能按要求完成操作。个别选手不仅完成得准确,速度还非常快,可见平日里下了不少功夫。”朱海清表示。
互学互鉴 锻造守护枢纽硬核实力
“能来到国家级大赛的舞台,和这么多年轻人同台比拼,对我来说已经是不虚此行了。”在技能操作竞赛现场,记者见到了本次大赛年龄最大的选手——来自京杭运河江苏省船闸应急保障中心的张贵健。今年是他在船闸行业工作的第35年,如今已54岁的他非常珍惜此次参赛的机会:“既是竞争,也是学习。时代在不断发展,技术在不断升级,只有不停地学习,才能跟上船闸运管的要求。”
一闸不通,万船难行。船闸和升船机是内河航运的咽喉要道,也是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对改善航道通航条件、发挥水运比较优势、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具有重要作用。而船闸及升船机运管员作为这一通航关键节点的组织者、指挥员、护理员,身负着保障枢纽通航安全、高效、畅通的重任。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局长齐俊麟在大赛开幕式上提到,近日印发的《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提出,要研究推进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加快“四纵四横两网”国家高等级航道建设,挖掘长江、珠江等干线航道通行潜力。这些举措与内河航运密切相关,也对船闸和升船机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大赛顾问、“人民工匠”许振超看来,本次大赛是检验船闸及升船机运管员技能水平、激发其创新活力、促进人才成长、推动行业进步的良好平台。“希望各位参赛选手珍惜这次机会,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希望广大运管员以参赛选手为榜样,心无旁骛、苦练本领,努力成为本领域的行家里手。”
作为这场技能“盛宴”的主角,参赛选手们已然深切体悟到大赛带来的成长滋养。
“通过这次大赛,我在电气系统检修、液压系统调试方面的技能有所精进,还学到了电机变频系统编程方面的新知识,这对我未来的工作非常有帮助。”本次大赛年纪最小的选手、来自杭州交投船闸管理有限公司的贺豪杰说。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代表队选手、来自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的胡航这次和她的徒弟秦一帆一起来到了总决赛现场。在她看来,大赛为选手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促进提供了良好契机,在大赛中她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经验教给徒弟,也从徒弟那里收获了可编程控制器程序编写的新方法、新思路。
聚赛场显身手,助行业攀高峰。大赛已画上圆满的句号,正如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孙海在闭幕式上所说,大赛展示了船闸及升船机运管员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拼搏奉献的职业精神,充分彰显了交通运输行业劳动者团结奋斗、共同进步的风姿风采。
“我将带着大赛上积累的经验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更好地服务船方、服务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大赛第一名、来自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的选手邹斌斌说。相信越来越多的技能人才必将脱颖而出,成长为符合新时代要求、拥有顶尖技术水准与职业素养的弄潮儿,牢牢扎根在内河航运前沿阵地,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注入澎湃动能。
□特写
自主创新守护大国重器
“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和大国重器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们就一定会作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业绩。”11月21日,在第十五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船闸及升船机运管员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期间,一场特别的专家创新大讲堂在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开展,活动最后,大赛顾问、“人民工匠”许振超手书寄语,赠予现场职工。
大讲堂以“传承工匠精神铸就大国重器”为主题,邀请许振超和大赛顾问、全国劳模、天津港中煤华能煤码头有限公司原队长孔祥瑞,分享奋斗历程,共话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共探建设大国重器之路。
“在三峡看到的一句标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孔祥瑞在大讲堂上说。他表示,铸就大国重器需要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技能人才,希望广大职工爱岗敬业,干到老学到老,用诚实劳动成就梦想。“只要钻研,就一定有收获;只要熟练,就一定能精湛;只要有问题,就一定要创新;只要追求,就一定会卓越。”孔祥瑞激励现场职工。
听完两位劳模工匠的讲述,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局长齐俊麟表示:“我们将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针对当前枢纽通航领域‘卡脖子’难题展开聚力攻坚,探索应用前沿科技,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在共性基础研究上示范先行,不断锻造精品工程,铺就自主创新底色,全力守护大国重器安全。”
据了解,本次大赛使用的设备均为国产化的新设备。在实际工作中,作为船闸及升船机行业“领头羊”的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也已在逐步推进船闸设备的国产化工作,大国重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愿景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胖雨珊
获奖名单
个人一等奖
第一名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邹斌斌
第二名 福建水口发电集团有限公司 林善银
第三名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胡航
个人二等奖
第四名 重庆草街航运电力开发有限公司 叶凤
第五名 福建水口发电集团有限公司 王恺成
第六名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李明
第七名 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张意
第八名 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磨现康
第九名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秦一帆
第十名 福建水口发电集团有限公司 庆比特
个人三等奖
第十一名 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王永志
第十二名 三峡集团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黄仁辉
第十三名 重庆草街航运电力开发有限公司 黄饮文
第十四名 重庆草街航运电力开发有限公司 刘力文
第十五名 三峡集团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唐川林
第十六名 湖南省水运投集团船闸分公司 周冬冬
第十七名 重庆草街航运电力开发有限公司 何绪
第十八名 三峡金沙江川云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刘峰
第十九名 山东水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刘康
第二十名 京杭运河江苏省船闸应急保障中心 颜廷雪
团体一等奖
第一名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代表队
第二名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代表队
团体二等奖
第三名 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代表队
第四名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代表队
第五名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代表队
团体三等奖
第六名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代表队
第七名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代表队
第八名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代表队
第九名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代表队
第十名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代表队
本文图片由 本报记者 胖雨珊 摄
编辑:胖雨珊
审核:梁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