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践行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教育家精神,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浙江交院)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专业团队,以培养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城市轨道交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构建“匠师领航、产教协同、多元融合”的团队建设新模式,全力支撑服务“轨道上的长三角”发展战略。
构建“匠师领航、项目驱动”师资培养机制
团队以“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室”“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与杭州地铁“周萍大师工作室”为引领,设计《专业群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管理办法》等制度,基于双岗互聘实施“三通道、三层级”的矩阵式师资培养体系,横向上分为教学、实践、科研通道,纵向上分为新手、骨干、匠师,根据成员的结构化能力进行差异化培养,以实现团队教学、实践、创新能力平衡互补。团队立足区域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新需求,以教学与技能类竞赛为载体创新三类师资培养项目,实施青师强基、能师助企、研师克难三项提升工程,形成师风师德为根基、教育教学能力为主体、专业实践和教研科研为两翼的团队培养机制。建设期内团队主持省部级教研及思政项目8项,双师联合开发国家规划教材2部、省重点教材5部、国家在线精品课程1门;团队成员参加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全国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二等奖等多项,指导学生参加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金奖及省部级以上比赛奖项10余项。
搭建“因需定研、产教协同”团队科教平台
团队联合杭州地铁等行业龙头公司,牵头成立浙江省城市轨道交通数智产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为教师提供“因需定研、产教协同”的团队科教平台。深入了解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城轨产业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趋势,积极探索检修流程、工法、工具的优化创新,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科研、更新教学内容,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经过建设,团队联合杭州地铁签署科研战略框架协议,达成包括智慧列车在途监测系统等在内的7项项目意向,完成一种轨道车辆检修机器人等多项发明专利转让,申请软件著作权9项。团队持续固化创新成果,参编列车部件报废标准,并将地铁碳滑板异常磨耗等产业问题的解决方案融入世界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内容设计中,真正实现科教融汇,终获争夺赛金奖,实现了该赛项的历史性突破。
营造“多元融合、守正创新”团队氛围
团队以车辆技术浙江省高校样板支部为引领,凝心聚力打造关爱、信任、共享、协同、创新的多元融合环境,营造和谐共生团队氛围,激发教师团队认同感。将社会实践、座谈交流等形式融入党日活动,关心帮助青年教师融入集体;实施“青蓝工程”、创新线上智慧教研研讨,形成“传帮带”;开展科研沙龙活动,整合团队内优质资源;组织“城轨示范课工作坊”分享优秀案例,促进相互学习与借鉴;构建多岗联动的智慧开放式虚拟仿真实训室,鼓励跨专业、跨界合作。经过沉淀,团队负责人获批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成员先后获浙江省师德楷模、浙江省高校共产党员、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等荣誉;团队所在支部入选浙江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通过浙江省课程思政基层教研组织验收;团队教师辅导的学生中有3名成功申报创新创业项目、1名被亚运会官方点名表扬、1名获见义勇为荣誉。
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专业团队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通过“匠师领航、产教协同、多元融合”的团队建设模式,形成“匠心铸魂、浙沪引领”的团队建设品牌,成效显著。下一步,团队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持续优化五金建设,助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教育强国。
编辑:孙海艺
责编:孙海艺
审核:杜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