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岗 守路 守岁

2025-02-05 14:03:20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 -标准+

春节,万家团圆,灯火可亲。但有这样一群交通人,他们选择在岗位上守岁,用坚守诠释别样年味儿。他们是随船守护琼州海峡的海事人,是翱翔蓝天的民航客机机长,是除雪保畅的公路养护人,是服务旅客带来欢乐的铁路人,是为千家万户送去新春包裹的邮政人……春节我在岗,平安就是年。他们的身影,是这个节日最美的风景。

亚雪公路上清雪保通

年前,哈牡高速公路亚布力收费站到亚布力滑雪场22公里的国道上降雪不断。这段路是亚冬会雪上比赛项目运动员的必经之路,春节期间黑龙江省尚志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的养护机械手杨卫军一直在路上清雪保畅。

“这几天都是凌晨一两点钟降雪,我们凌晨2点就起床上路清雪,必须在9点前把上下行44公里国道上的雪清理干净,尤其是上行的22公里国道上的雪,要在7点前清理干净。”2月1日,杨卫军对记者说,每天早上七八点钟,该路段车辆逐渐增多,必须为司乘人员提供安全畅通的路域环境。

9时,杨卫军和同事们才能返回养护工区吃早饭。简单休息后,他们对车辆进行检修,不到13时,一行人又要上路巡检。“这几天上路清雪时长都在十几个小时,精神高度紧张。晚上检查完清雪车辆,有时候我们几个机械手和衣躺在床上就睡着了。”杨卫军说。

由于春节期间沿路的早餐店都关了,早上六七点钟饿了,杨卫军和其他机械手就喝口水充饥。杨卫军说,不能喝太多水,作业沿线几公里内看不到人家,不方便找卫生间。对于这样的工作节奏,在公路上工作了25年的他早已习惯。

今年,杨卫军难得在除夕夜和家人吃了个团圆饭。因为惦记路上清雪的事情,在家休息得不踏实,早上4点钟家人还在熟睡中,他就在赶往工区的路上了。“这个时候,我只有离养护公路最近,心才能踏实。”他说。

从肩扛大板锹的养路工人到机械手,52岁的杨卫军已经成为尚志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的多面手。春节期间,因为连续长时间在路上清雪,杨卫军的腰病又犯了。“有时候腰部不适,就下车扶着车走两圈,回到车上继续清雪。”他说,能给参加亚冬会的中外运动员、宾客以及来亚布力游玩的游客提供安全的交通环境,所有困难都可以忽略不计。

大年初五清晨,星光散去,积雪全无,干净的亚雪公路上,迎面驶过的旅游车、教练车、私家车、物流运输车一辆接一辆,向还在平地机上作业的杨卫军鸣笛致谢。这一刻,疲惫的杨卫军心中满是幸福。

鞠明 记者 姜久明 文/供图

“小丑车长”的西昌之旅

1月30日23时59分,搭载着200余名旅客的Y987次“熊猫专列”从四川成灌铁路安靖站缓缓驶出,沿着新成昆铁路一路南下,开往西昌西站,拉开了为期4天3晚的“熊猫专列”春节闹西昌之旅。这是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为满足春节期间旅客出游需求开行的一趟定制旅游列车。

随着列车启动,身着小丑服装的袁毅将手中的气球小狗送给身旁满是期待的小朋友。只见他手中拿着一根细长的气球,轻轻一拧,气球在指尖快速旋转弯折,一只小狗跃然眼前,现场旅客纷纷拍手叫好。

袁毅是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成都客运段旅游车队的工作人员,每当新线开行,他都会通过自己的“小丑”表演,为旅客们带来欢乐,“小丑车长”也成为旅客们对他的爱称。

今年是袁毅值守的第17个春运。他穿梭在车厢之间,仔细检查每一处设施设备,从扶手的牢固程度到卫生间的清洁状况,守护着旅客们的安全。

列车飞驰中,袁毅又开启了他的欢乐放送之旅。车厢中部,各种魔术道具在他的双手摆弄间不断变幻,引来乘客阵阵掌声。随后,他又带领旅客们合唱起一首首熟悉的歌曲,欢声笑语充满了车厢。袁毅还为新年首趟旅游列车调配了“好运当头”“大橘大利”“幸福梅满”几款寓意着新年好运的饮品,得到大家一致称赞。

一波又一波热闹的背后,袁毅心中也有着深深的牵挂。女儿生病刚出院,家中的妻子和父母也在盼着他回家过年。夜晚,列车上一片安宁。袁毅站在车厢的连接处,望着窗外一闪而过的灯光,心中升起对旅客和家人的祝福。

胡志强 王凌颖 文/供图

妥投年味 福满万家

在农历新年的欢庆气氛中,中国邮政集团北京市西城区西单邮政支局副支局长、西单营业部经理王天来与同事们一同忙着卸车、分拣、打包。王天来是河南安阳人,今年是他坚守岗位的第10个春节。

作为民生刚需的邮政快递业,在节日期间迎来派送的高峰期。多年坚守春节,王天来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春节值守要比平时更用心。”除夕当天,他对所有到达营业部的快件逐件分拣、分类、电话联系。对于可以上门派送的邮件,他安排装车排道;对于不上班或不在家的客户邮件,他则与客户沟通进行留存。

1月28日下午,在二频次进口邮件的留存件中,一件快递的收件地址是投递员无法进入投递的办公场所,而王天来多次联系收件人却始终无人接听。这个无标识包装箱来自宁夏,内件信息只写了食品字样,王天来根据经验判断是生鲜肉类,担心变质,他把整箱快件放入营业部的冷藏室保存。

当晚,王天来组织了一场热闹的年夜饭,这是每年的惯例。他亲自下厨,与同事们一起包饺子、炖肉。在欢声笑语中,大家围坐,分享着彼此的故事与祝福。

年饭飘香时,王天来接到了下午那位收件人的电话。原来,收件人托宁夏的朋友购买了滩羊肉,计划寄给老家的父母,但误把老家地址写成了北京的单位地址,且当天单位放假,他开车赶回老家过年,却忘记了在途的快件。听闻羊肉已被妥善冷藏,客户对王天来连连称赞,并约定节后再投。

1月29日大年初一,王天来开始了如往常般的送件工作。来到金象大药房时,老板宋姐一边收件,一边取出早早为他准备好的一对福字。他为这家药房服务六七年了,彼此早已成为朋友。连声道谢后,王天来骑着小三轮穿过小巷,新年的风吹得脸颊冰凉,但他感到心里暖暖的。

吴玉兰 文 吕金钟 供图

轨道医生“听音辨伤”

除夕的热闹喜庆氛围弥漫在江西南昌的大街小巷。当明月高悬,整个城市都沉静下来时,一群地铁“轨道医生”默默上岗了。

赵建业是中铁电气化局南昌中铁穗城轨道公司轨道检修工,家在山西的他,今年坚持留岗过年。在千家万户沉浸在除夕团圆的快乐时光时,他却带领着同事们奋战在南昌地铁3号线的隧道之中。

为了确保春节期间列车安全平稳运行,南昌地铁全线的轨道每天都要接受“轨道医生”的检查和疗伤。这些工作在列车停运后的深夜进行,检修人员必须在4个多小时里争分夺秒,守护列车的平稳运行。

两股钢轨之间的水平误差控制在4毫米以内,道岔尖轨尖端和基本轨之间的离缝不能超过1毫米……“每个设备都有严格的维修标准,哪怕一毫米的差错都不能有。”在赵建业看来,轨道检修是一项对精度要求非常高的工作,需要精确测算、反复调试,不能出现一点马虎。

“1、2、3,抬!”在4名年轻小伙子的合力下,两台探伤仪被安置在轨道之上,随后“滴滴滴”的仪器运行声响彻地铁隧道。而经验丰富的赵建业和另一位检修工则带着锤头和钢尺,一路边走边敲打,时不时地将手电筒平行放在轨道上,俯身观察轨道状况,检测记录每一处轨道的数据。

“许多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练就了‘听音辨伤’的绝技,他们根据探伤仪发出不同音色、音调就能判断钢轨内部的伤损位置。”从事轨道检修工作已有十余年的赵建业也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方法,轨距是否有误差、水平是否有高差……经验丰富的他通过目测,便能把握好这个毫米级的精度,经过他处理的病害再通过精密仪器测量,每次都能取得水平为“0”的精准效果。

5公里的检修路程,地铁运行只需5分钟左右,而“轨道医生”平推着探伤仪要走上近3个小时。结束了轨道检修工作后,他们还需完成一天的台账记录。当所有的工作结束时,太阳已经藏在云层深处,天边泛起一线光亮,地铁列车即将开启新一年的安全运行。

韩佳亮 文/供图

C919机长的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5时许,许多人还沉浸在热闹跨年后的睡梦中,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机长刘凯就被闹钟叫醒了。7时30分,他将带队执行CA1405北京至成都航班,开启国产大飞机C919的新年首飞。

5时30分,刘凯像往常一样提前10分钟来到准备区。在一声声“过年好”的祝福里,刘凯与机组的另外两名飞行员全力投入航前准备工作:梳理起飞、降落、备降机场状况,掌握航路上的天气与相关通告,做好各类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

6时15分,机组抵达机场,四周还沉浸在浓稠的夜色中。机坪上寒风凛冽,刘凯全身心地投入绕机检查。手电筒的光芒在黑暗中跳跃,他的目光顺着光线逐一聚焦发动机、起落架、机翼……神情专注而严肃。

驾驶舱检查执行双人复核制。“一人按照检查单念出检查内容,两人共同完成检查,确保万无一失。”随后是三方协同会、载重平衡录入等工作,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新年首飞没啥不同,一样精心准备,一样全神贯注。”刘凯说。

7时30分,C919客机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腾空而起。“在这个团圆的时刻,感谢您选择我们的航班,希望本次飞行能为您的蛇年增添一份美好回忆,也祝愿您在新的一年里事业蒸蒸日上,家庭幸福美满,出行平安顺利!”飞机进入巡航后,温暖又喜庆的机长广播在机舱里回荡,乘务组为旅客送上“新年快乐”“安顺达康”小点心,传递诚挚祝福。

“第一次乘坐国产干线大飞机C919,特意选在了乙巳正月初一,开个好头!愿中国民航发展越来越好,愿航空人起落安妥、工作顺心!”乘客叶先生留下了他的新年祝福。

10时10分,航班平安抵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从驾驶舱里看到旅客拿着大包小包有说有笑,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很幸福!”刘凯说,14时,CA1406将带着104名旅客返回北京。

旅客下机时,机组人员在驾驶舱里复盘总结,这是每个航班的最后一环。新年伊始,他们一如往昔回顾飞行的关键节点,为下一次飞行积累经验。

赵学美 文/供图

第20个公交车上的团圆年

1月28日除夕夜,河南省郑州市街头巷尾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年味儿。在省体育中心公交场站内,休息了片刻的28路公交车驾驶员刘学兵,还没好好吃上几口饭,就又回到了车上,为下一趟出车做准备。今年除夕,又是他跑末班车,和往年一样,妻子马加亮会陪着他。

发车前,车队长李军一边叮嘱:“胎压、电量、刹车、灯光,每项检查一定要到位。”一边与刘学兵一起仔细检查着车辆的每一处细节。一切准备就绪,21时整,刘学兵驾驶着12米的“黑金刚”纯电动公交车缓缓驶出场站。

今晚,每到一站,他都比平时多停一小会儿,透过车窗和倒车镜,仔细观察是否有落下的乘客。他说:“错过末班车,乘客就难了。”好在除夕夜的路上车少、车速快,不会耽误车上乘客回家。

“前方到站是天旺广场。”进入商圈,上车的乘客渐渐多起来。这时,马加亮会帮丈夫招呼车厢里的乘客,遇到需要帮助的乘客都会主动帮一把。“我们和父母一起住,感情特别好,每年除夕夜我都陪他跑车,父母就在家做好饭等着我们。”马加亮说,时间过得真快,一晃,都陪他在车上度过了20个除夕夜。

一路上,刘学兵会亲切地向每一位上车的乘客道“新年好”,马加亮则会在大家下车的时候说上一句“路上注意安全”。乘客们一声声“过年好”“师傅,你辛苦了”……也让大年夜的车厢充满了温暖和喜庆。

22时,在郑州地铁2号线上班的王晓茹坐上了末班车。因为工作原因,她成了28路末班车的常客,今年的除夕亦是如此。同样是为大家出行服务的交通人,她最能理解除夕夜的坚守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坐上28路末班车,意味着马上能回家团圆了!”

距离新春的钟声只剩1小时,28路末班车抵达场站。刘学兵停车充电,检查车辆。妻子马加亮则帮忙拖地,她说:“虽然想快点回家,但收尾工作必须做好,方便他的对班搭档明早接车。”

这个除夕夜,郑州公交400余辆末班车穿梭在街头。数千名公交人坚守岗位,守护着市民的团圆路。

朱曼洁 文/供图

琼州海峡守护者

1月28日除夕,在琼州海峡的一艘艘客轮上,一群海事人拧成一股强大的春运平安力量,守护着琼州海峡每一个回家的人。随船海事人和船员们一起贴窗花、挂灯笼,与旅客们一起聊家常、庆新春。“有海事人员和我们一起过年,感觉心里特别踏实。”一位船员感慨道。

春节假期,为保障琼州海峡水上交通秩序安全稳定,湛江海事部门派出29名海事工作人员参加第一期随船监管工作,共服务保障客滚船283个班次、旅客约3.4万人次和车辆超1万辆次平安过海。

除夕当天,随船海事人员集结登轮后,便马不停蹄地对责任客滚船开展现场检查。他们重点检查消防救生设备,查看灭火器的压力指针是否在正常范围。“春节假期客流量大,这些消防救生设备就是旅客生命安全的保障,我们必须仔细检查。”“双泰26”轮随船海事人员陈铮一边检查,一边对身边的船员说。同时,陈铮还通过船上的高频呼叫驱赶碍航渔船,确保客滚船重点水域通航环境顺畅。

“新年快乐!您停稳车后一定要拉好手刹,然后到客舱休息。”“双泰16”轮随船海事人员叶建大一边检查车辆装载情况,一边提醒车主。他在船舱里忙碌地穿梭着,一次次确认车辆停放位置,提醒司机人车分离,并检查好车辆系固绑扎。“这是我第二次在海上过年,第一次还是我在跑船时。执法人员和船员的职责分工不同,但都怀着对安全的坚守和对家人的思念。”叶建大说。

同样第二次在海上过年的还有“双泰12”轮随船海事人员武红利。2015年,他作为一名海船船员在外伶仃水道桂山锚地三用工作船过年,守护大型深海作业平台。今年春节,他则以一名海事执法人员的身份,驻守在海安港滚装客船上,守护万千旅客平安过海。

夜幕降临,客滚船在波涛中平稳前行。远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那是人们在欢庆新年的到来。“这一刻,我深刻地理解了这份工作的意义。”“海峡二号”轮随船海事人员李乾源说。

谢晓琳 文/供图

编辑:李源源

责编:李宁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