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海事教育改革 助力建设航运强国

2025-02-27 09:54:52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上海海事大学校长 初北平 -标准+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简称《纲要》)为高校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国家高等海事教育重镇、“高级航运人才的摇篮”,上海海事大学将全面学习、深刻领会《纲要》精神内涵,把握新阶段高等教育改革机遇,落实《纲要》部署要求,锚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水平海事大学”建设目标,深耕航运、物流、海洋领域,聚焦办学定位,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深化新时代海事教育改革。

第一、聚焦时代变革,打造高端海事人才培养新范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港航特色“大思政课”教育品牌。深化人才评价改革,加强“双师型”人才自主培养,打造高素质港航特色教师队伍。持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探索“航运+”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涉外法治、国际航运、知识产权、国际组织、航运金融、邮轮管理等紧缺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推进建设“一带一路”航运教育院校联盟,将更多基础航运人才升级培养成为国际高端航运人才,围绕海外港航企业聚集地,建设海外产学研基地,构建海外人才战略支点和航运人才资源网络。探索和实践人工智能与海事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路径,建设“云端海事大学”,重构“航运+智能+绿色”教材、课程和资源体系,实施“AI+航运”场景化实践教学,推动海事教育资源出海,打造海事教育共同体。

第二、聚焦港航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联合行业开展有组织科研。不断提升航运、物流主干学科发展水平,布局“海洋立体交通”未来学科方向。深耕船舶能效、绿色船舶燃料、港航数字孪生、航运区块链、集装箱物联网、多式联运、陆海空天一体化通信、智能航行、海洋材料等关键技术领域,构建“需求导向—协同攻关—标准引领”的科技创新体系。整合优势资源力量,打造“政产学研用”智库生态。积极推动成立上海国际航运碳足迹管理协会等功能性机构。发挥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国家海洋研究院、国家高端航运服务研究院、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研究中心等智库平台作用,围绕海事数智化治理、航运规划及风险评价、海事仲裁规则制度创新等重点方向提供海大方案。

第三、聚焦国际影响力提升,拓展对外合作空间。持续提升国际海事组织亚洲海事技术合作中心、国际海事教师联合会等组织功能。筹划“一带一路”航运数字化和绿色技术推广、能力建设项目,开展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提案和标准等工作,深度参与全球海事治理,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方案。

116年前,中国高等航海教育从上海启航。今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上海海事大学将勇担兴航育人使命,奋力谱写中国高等海事教育新篇章。

编辑:胖雨珊

责编:

审核:杜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