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浙江频道6月26日电(记者 彭嵩涵)26日,宁波海事局执法人员对停靠在宁波舟山港梅东集装箱码头的集装箱船“马德里马士基”号开展例行港口国监督检查。
港口国监督检查是提升国际航运安全水平和环保能力的重要制度。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重点确认了船舶是否配备有效证书、是否具备应急响应能力,船上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系统设置是否符合要求。
据宁波海事局安检中心副主任金天骐介绍,宁波舟山港是全球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承担着大量国际航运和货物中转任务。近年来,宁波海事局持续加强港口国监督执法力度,每年在辖区范围内开展约400余次相关检查。通过科学调度和重点抽查,逐步建立起一套针对高风险船舶的动态监管机制,提升了进港船舶整体技术状况,有效降低了重特大海上事故风险。
港口国监督制度也将推动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环境。管理水平差、船况不良的航运公司因频繁被查出缺陷,不仅面临滞留和高额整改成本,还可能因此失去市场竞争力。反之,安全管理规范、检查记录良好的船只企业将获得更多营运优势。
与此同时,数字化技术也正加速融入港口国监督实践。部分港口已尝试运用无人机检查船体外观和智能终端采集现场数据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执法效率和信息透明度,代表着未来港口国监督检查制度的技术发展方向。(照片由浙江海事局提供)
编辑:詹景怡 应子萱
责编:蒋利
审核:姜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