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运输部2025年“我们一起去看海”全媒体宣传活动开启,中国交通广播记者走进广东海事部门,看当地海事管理与交旅融合发展新探索,护航新能源车海运安全 打造珠江夜游绿色名片。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持续攀升,2024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量突破200万辆,海运成为主要运输方式。然而,海上汽车运输火灾事故频发,凸显出消防系统有效性不足的隐患。广东海事局主动作为,联合新能源汽车厂商、锂电池企业、高校及消防研究机构开展系统性研究,牵头向国际海事组织(IMO)提交多项提案,推动设立新能源汽车运输安全独立议题,并主导制定行动计划,争取中国在该议题下的制度性话语权。
广东海事局船舶检验管理处三级主任科员易彪表示,目前国际海事组织已经为新能源汽车运输安全设立了单独议题,成立了会见通讯工作组,并且以中国提案为基础文件,制定了行动计划,海事局也将继续对该议题保持高强度的输出,确保中国在该议题的主导地位。用国际规则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和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广东海事秉持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的胸怀和格局,立足区位、深耕合作,在维护海上交通安全、促进绿色发展、深化国际交流等方面积极作为,目前,我国已与30多个国家签署海船船员适任证书互认或单边承认中国船员证书协议,中国船员的适任能力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并拓宽船员就业渠道。
广东海事局船员管理处金雷表示,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外派海员人次同比增长约15.5%,不断提高中国船员在国际船员供给市场的占比,与全球共享中国船员发展红利。
在广州珠江航道,新能源船舶正重塑旅游体验。近三年珠江游年均接待游客超400万人次,2024年位居国际都市游船活力指数榜首。其中,电池动力客船占比达25%,并将增至33%。广州内港海事处副处长宋腾飞介绍,他们指导辖区企业开发的电池动力客船管理系统,实现设备警报智能化分级处置,为全国提供了“珠江样板”。
宋腾飞表示,珠江游航段是我国运营规模最大、航行最密集的新能源客船航段,有营运电池动力客船9艘,共2907个客位,未来预计还有30艘左右的建造计划。珠江游作为交旅融合标杆和广州城市名片,当前客流量已突破172万人次,即将开始的暑期,预计将发送游客约120万人次。海事部门发挥“主角”作用,通过管理创新的组合拳,让向“新”与向“绿”成为珠江渡运的自觉行动,推动珠江游成为“新质生产力的试验田”。
广东海事局的实践为航运业“双碳”目标提供了可复制经验。未来,随着国际规则话语权增强及绿色技术普及,中国有望在全球海运转型中发挥更大引领作用。向公众展现了广东海事服务国家战略、推动行业变革的成果。
编辑:詹景怡 应子萱
责编:蒋利
审核:姜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