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运河上的“岸上小家”

2025-07-29 16:00:44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沈丘 -标准+

“师傅,剪什么发型?”“谢谢,天热,剃个平头清爽!”“快坐下吃块西瓜凉快会……”扬州施桥船闸“岸上小家”里,空调送爽,笑语盈盈。在淮安锚地,“鲁济宁货***8”轮船员正和几十位同行聚精会神盯着大屏幕:“以前看球赛都是一个人在船舱里用手机看,现在这么多人一起加油,这氛围太好啦!”

这些洋溢着烟火气的温馨场景,是苏北运河“岸上小家”的日常剪影,更是苏北航务管理处践行“让主动服务成为习惯”价值理念、高效服务船民“一件事”的生动注脚。

曾经,船民“过闸焦虑”“航行焦虑”萦绕心头,“靠岸难、补给难、休整难”呼声强烈。如今,一座座依托锚地、船闸远调站、党群服务中心建起的“岸上小家”,如繁星般散落运河两岸,悄然化解痛点,将政策温度转化为船民触手可及的归属感。

筑巢引舟:漂泊行者的“心安锚地”

万里运河,千帆竞发。面对苏北段日均密集往来的船舶,如何为以船为家的船民打造一个可靠的“岸上支点”,成为服务破题的关键。

精准规划,科学布局。苏北航务管理处统筹建成施桥船闸下游服务区、淮安船闸上游锚地等多处锚地与服务区,全线可满足六千余艘船舶安全停靠,有效缓解繁忙航段停靠压力。更妙笔生花,盘活闲置资源——将船闸远调站、趸船巧妙改造,首批4个、第二批5个(拟于8月投用)“岸上小家”应运而生,如温馨驿站星布运河岸线。

走进“小家”,空调凉风习习,饮水机、充电站、应急药箱一应俱全。运河两岸林立的岸电桩和加水设施,随时解决船舶生产生活的“刚需”。从长江交汇处到运河腹地,漂泊的船民又多了几处随时可依、触手可及的“岸上家园”。

情暖水岸:服务升级的“多元港湾”

“岸上小家”不止于休憩纳凉,更是服务升级、温情传递的平台。今年七月,“岸上小家,清凉一夏”主题活动在苏北运河全线火热启动,服务内涵迎来质的飞跃。

便民服务,细致入微。便民理发区,专业理发师巧手翻飞,让风尘仆仆的船员面貌焕新;纳凉观影区,书籍、影视、“苏超”赛事直播任君选择,成为放松身心的精神乐园;健康咨询台,医护工作者耐心量血压、答疑问,守护水上健康;法律服务站,公职律师释法明理,为船员合法权益“保驾护航”。一份份装有降温贴、碘伏、毛巾的“清凉补给包”,一碗碗熬出沙的甘甜绿豆汤,更是“意外惊喜”,赢得船员“服务太贴心”的由衷赞叹。

服务的“温度”源于制度的“厚度”。今年三月,苏北航务管理处发布服务船民“一件事”若干工作措施,将船民反映的“一件事”系统集成为高效服务“一类事”,其中“博爱健康护航 共助水运江苏”三年行动集结地方红十字会、医院等医疗力量,依托“岸上小家”等站点,组织上航义诊、健康检查、急救培训、发放健康礼包,还在部分繁忙党群服务中心配备AED设备,成立大运河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织密织牢健康防护网,让服务守在船员身边,从“一阵风”关怀走向“常态化”守护。

长效护航:高效服务的“运河样本”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岸上小家”这扇温馨窗口的背后,是苏北航务管理处从“管理思维”向“服务思维”的深刻转变,是“人民至上”价值追求在水波之上的生动落笔。

“欢迎大家来这里办事、来这里休息,欢乐清凉过夏天!”施桥船闸“岸上小家”站点负责人的邀约朴实而真诚。这声邀约,是承诺的回响:从一碗清凉消暑的绿豆汤,到指尖一点便知过闸时分的“过闸时刻表”;从一场锚地共享的激情“苏超”,到信用好就能少等几个小时的优先过闸;从法律服务站前的答疑解惑,到应急救援时伸出的有力臂膀……点点滴滴的服务,在运河两岸汇聚成流,浸润着船民的心田。船民朴实的“手机一点,过闸时间心里有数了”“信用分就是咱的水上身份证”“跑船心里更踏实了”,道出了“高效办成一件事”最真实的温度。

如何让服务的涓涓细流,汇成支撑千帆竞发的运河?苏北航务管理处以“高效服务船民一件事”为集结号,擂鼓聚将——联动属地政府、聚合港航企业、携手专业机构、融汇社会力量。一个个因需而生的跨域“服务联盟”,正成为破除堵点、直抵民心的关键引擎,让千年运河焕发高效服务的新活力。

当“高效”与“温情”在千年运河的桨声灯影里交融共生,“岸上小家”便成为水声潺潺中最动人的服务注脚,见证着新时代运河惠民的崭新篇章。

编辑:殷子炫

责编:蒋利

审核:姜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