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完成京杭大运河北京段电子航道图测绘

2025-08-13 09:29:21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姜鑫源 崔乃霞 -标准+

近日,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发挥专业优势,圆满完成京杭大运河北京段测量和编绘电子航道图任务,为千年运河装上精准“数字导航”,此举不仅促进了北京市智慧水运暨京杭大运河航运综合服务系统建设,更是弥补了北京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水运信息化发展空白。 

厘米级扫测 破解“水下无图”困局

长期以来,京杭大运河北京段通航水域缺乏高精度电子航道图,安全监管存在盲区。面对这一挑战,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受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委托,运用先进的多波束测深系统、北斗接收机等专业装备,对40.4公里航道进行了全覆盖、高密度扫测。

通过扫测,精准捕获了京杭大运河北京段水下地形全貌,详尽测量了航道水深分布,并绘制了精密的水下地形图;对水下碍航物进行了精准定位,清晰探明了礁石、沉船、浅点等潜在危险物位置与形态;对岸线桥梁进行了精细测绘,精确采集到了两岸地形、码头、桥梁、闸口等通航关键设施的精确空间信息。

水上一张图 奠定航行“安全基石”

基于扫测获取的精确一手数据,北海航海保障中心严格遵循《内河电子航道图技术规范》,成功绘制了北京市首张符合国家标准的“京杭大运河北京段电子航道图”。

这张电子航道图的诞生,彻底填补了北京内河通航水域高精度电子导航数据的空白,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为船舶提供实时、可视化的水下“导航仪”,极大提升航行安全性,奠定了京杭大运河北京段水域安全航行的基石。

信息一体化 “智慧水运”照进现实

这张高精度电子航道图,如同智慧水运系统的“骨架”,与北京市“时空一张图”“交通一张图”无缝衔接,实现水陆空间信息一体化,并为叠加船舶AIS动态、导助航标志、视频监控、船舶船员信息、应急资源等多元数据提供了精准空间框架,将有效支撑“管理对象实时监控、水运数据统一融合、现场态势集中展示”目标的实现,使京杭大运河北京段“船舶自动识别率100%”“重点水域视频监控率100%”等核心指标落地成为可能,彻底告别了大运河监管“看不见、摸不着”的传统粗放管理模式。

护文化血脉 树立测绘“北京样板”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通过精准的测绘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北京段筑牢安全防线,从根本上提升了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以科技之力守护了千年大运河流动的文化血脉。

此举不仅激活了大运河的水运潜能,为水上旅游经济发展和北京京杭大运河文化带、城市副中心建设注入新动能,更以规范的测绘流程与高质量的成果,树立了行业标杆,为全国内河电子航道图建设提供了“北京样板”。

从水下未知到数字航道贯通,北海航海保障中心用专业测绘之笔,为京杭大运河北京段绘就了清晰的“数字生命线”。这张图,是发挥首都示范作用的关键一步,它不仅点亮了运河航行的安全之灯,更锚定了北京智慧水运扬帆起航的崭新坐标,为全国内河航运数字化升级贡献了可复制的“北京经验”。

编辑:蒋利

责编:李思颖

审核:金校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