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导助航技术先锋——记天津航标处海区导航中心副主任姚高乐

2025-09-09 10:28:36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蒋利 杨露 -标准+

深夜,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航标处值班室的灯照常亮着。该处海区导航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姚高乐紧盯屏幕上密集闪烁的数据点——那是我国沿海无数船舶通过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传来的实时数据。

这位北海航海保障中心的技术先锋,今年7月获评“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他16年如一日,坚持用代码与电波在辽阔海域编织出一张无形的“智慧航网”,成为我国数字化导助航事业的先行者,也为国际航海领域的合作与发展贡献着航保力量。

实现AIS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姚高乐所在的部门,承担全国AIS数据库管理工作,为全国AIS岸基网络系统运行提供技术支持与日常维护监督,开展AIS数据应用及服务、技术研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交流,而姚高乐正是这支团队的核心力量。

作为船—船、船—岸和船—星之间的信息交换“桥梁”,AIS能实现对船舶的自动识别与精准定位,实时提供船舶位置、速度、航向等关键信息,对保障船舶安全航行意义重大。“在十几年前,我国在这一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关键设备和核心软件依赖进口。为了履行国际公约、保障海域安全,我国整体引进了当时国际先进的AIS岸基系统解决方案。”姚高乐介绍。

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是国家安全命脉。面对我国AIS领域自主创新匮乏、关键技术薄弱、设备及核心系统长期依赖国外厂商的困境,姚高乐坚定地表示:“我们责无旁贷,再难也要做,一定要创建一套我国自主可控的AIS岸基网络系统!”

接下来的几年,姚高乐以身作则,带领团队全身心投入研究开发。他相继开展并持续完善国家AIS数据中心建设,实现国内AIS岸基网络整合;主持开展“AIS/ASM(特殊应用报文)国产化核心网系统工程”,带领团队攻克近200项技术难点和核心算法,成功实现了北方海区AIS岸基服务的全面国产化替代,终结了我国在该领域长期受制于人的历史。

“这是国产化AIS岸基网络系统,它的建成使我国在该领域完成了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可控的跨越,实现了对AIS岸基系统更高效的管理。”姚高乐指着面前的屏幕介绍道。

在此基础上,他牵头与天津港、设备厂商等单位合作开展交通强国专项试点任务,系统性提升我国AIS产业能力。他先后主持完成多期国家AIS工程,实现了天津乃至北方沿海AIS信号的全域高质量覆盖。在他的推动下,天津不仅成为全国AIS数据的心脏,更成为驱动全国AIS系统升级换代、实现自主可信的“技术引擎”。

姚高乐还积极助力AIS产业链迈向规范化和国际化。基于存量AIS设备存在的不合规问题,他研发全球首个AIS异常监测识别系统,建立AIS设备远程监测体系并在全国推广,扭转了AIS设备无线电秩序混乱的局面,获得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表彰。

推进VDES技术体系建设

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AIS向甚高频数据交换系统(VDES)演进已是全球共识,而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还涉足不深。

姚高乐介绍,VDES是国际电信联盟在2012年提出的水上移动业务通信系统,作为AIS的升级版本,于2015年经国际审议确立。该系统在保留AIS功能的基础上,新增ASM和宽带甚高频数据交换(VDE)模块,通过划分专用信道缓解传统甚高频频段拥堵问题,提升传输效率和覆盖范围,并支持船—船、船—岸及卫星双向数据交换。

“航海保障不能只盯着眼前的AIS,得看向未来!”在一次航标技术研讨会上,姚高乐指着PPT上的技术演进路线图,向团队强调。

姚高乐主动担当,牵头主持了多个VDES课题。攻坚伊始,姚高乐和团队日夜伏案,潜心于复杂的数据与通信协议之中。每次深夜讨论,他都在思考“航海者真正需要什么”。正是从航海实际需求出发,姚高乐带领团队精心设计并验证VDES服务质量保障(QoS)体系,构建了国际首个e-航海QoS服务模型,同时主持开发VDES核心网试点系统,打造国内首个具备完整应用服务能力的VDES岸基系统。

为了将技术突破转化为产业优势,他编制了包含4类37项标准的AIS/VDES标准体系,并编制了国内首个VDES国家标准,以规范国内相关产品的设计、生产与测试等关键环节,有效提升设备标准的符合度,为国内产业链与国际市场的深度融合铺平了道路。

提交30篇国际提案

凭借深厚积累,姚高乐作为国内AIS/VDES议题带头人,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

“我们参与国际组织工作,不仅是为了发出声音,更是为了承担责任。要拿出经得起考验的中国方案,与各国专家一道,共同推动全球航海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姚高乐这份强烈的责任感,推动着他不断活跃在国际履约的道路上。

近5年来,他提交30篇国际提案,多次针对VDES核心技术标准提出关键修订。这一系列成果,不仅将“中国智慧”融入国际规则,也提高了我国在该领域的话语权。他在国际航标组织(IALA)编制并发布了首个由我国主导的VDES国际标准IALA G1181,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为提高VDES的技术成熟度和互操作性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渤海之滨的实验室到国际舞台的聚光灯下,姚高乐用16载坚守,书写了中国数字化导助航事业的突围之路。“航海人最怕迷失方向,而我们的使命,就是为中国航海事业点亮‘自主可控’的灯塔。”姚高乐说。

编辑:陈维

责编:蒋利

审核:姜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