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横流勇担当——大连港引航站七十四载发展成就巡礼

2025-10-21 16:52:49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陈维 王佩秀 -标准+

在黄渤海澎湃的交汇处,有一座因海而生、凭港而兴的浪漫之都——大连。她承载着远古“沓渚古港”的文明星火,也铭记着近代以来的沧桑岁月。港口,是这座城市的基因与命脉——而确保这条血脉畅通无阻、活力奔涌的,有这样一群鲜为人知的“风浪逆行者”。

他们于迷雾中指引航向,在惊涛里驾驭巨轮,以高超的技艺和无畏的担当,守护着每一艘船舶的平安,也守护着我国北方重要港口的繁荣与发展。他们就是大连港引航站的引航员,一群被誉为“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的尖兵。

74载风雨兼程,一代代人薪火相传,大连港引航站已不仅仅是一个机构,更是一种精神、一个品牌、一股力量。近日,笔者走进大连港引航站,近距离感受他们的技术、担当、服务与精神传承。

卓越技术 驭鲸蹈海打硬仗

大连港因其独特地理优势与尤为发达的造船业,吸引了各类大型巨轮驻足。在超大船型、恶劣海况、复杂水域等多因素影响下,引领船舶极其考验引航员的技术能力与临场决断。作为大连港引航站引航员,注定要承担更重的责任、经受更大的挑战。“技术是引航员的立身之本”的信条深植于每位大连港引航员的心中。依托绝对的技术硬实力,大连港引航站在一次又一次直面挑战的“硬仗”中屡创佳绩,不仅在行业内打响了品牌口碑,更凭借卓越表现,牢固确立了在高精尖船舶引航领域的突出优势地位。

从1976年成功引领6万吨级“银湖号”(总长236米)油轮靠泊国内第一座10万吨级原油码头一举成名,到如今驾驭过全球最大的45万吨级油轮、40万吨级矿石船、2.4万标箱集装箱班轮、26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船;从引领常规的货、油、气、客等各式营运船型,到保障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浮船坞等“疑难杂症”进出港;从为国防双航母保驾护航,到完成海底隧道沉管浮运与精准对接……大连港引航站的业务几乎囊括了最具代表性、先进性与挑战性的船型,达到了“引航技能全船型,引航环境全天候”的行业前列水平。

大连每年4—8月为多雾季节,这给极其依赖清晰视野的引航工作带来极大挑战,也给港口生产造成较大影响。“按规范要求1000米能见度才能引的船,在保障条件下,我们在400米甚至数十米能见度下,也有把握能做到。”大连港引航站站长王晓伟自信地说。自信的背后是对港口每一方水域、每一段航路的了如指掌,是在无数次浓雾、大风、急流中锤炼出的超凡胆识与精准判断,更是对守护港航安全、助力港口发展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坚守。

在大雾中引航,已成为大连港引航站引航员的基本功。今年6月,在低至200米的能见度下,大连港引航站引领长292米的“爱达·地中海号”邮轮顺利靠泊。拖航359米的无动力FPSO“埃雷亚维图”轮时,突遇能见度不足100米的浓雾海况,引航团队临危不惧,有序应对,圆满完成任务。在保住船期的同时,彰显大连港引航站强大的保障能力。

大连港航业、修造船业的繁荣发展为大连港引航站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与机遇,使其在一次次实战历练中积聚起深厚且扎实的技术底蕴。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下,技术的传承与创新在大连港引航站相互交融。大力发展智能化,引航模拟器、引航管理系统、智能导航系统等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让传统依靠经验的引航技艺插上了现代科技的翅膀。

正是这种对技术的不懈追求和丰富的引航经历,让大连港引航站成为我国引航业中一块响当当的“技术高地”。卓越技术,是他们一切荣誉的基石,也是他们搏击风浪最坚实的铠甲。

金字招牌 提升大连港国际形象

世界上有多大的船,大连就有多大的码头。作为我国重要口岸之一,大连拥有世界上功能最全的码头,泊位近300个。截至目前,大连港已经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港口建立了经贸往来。

20世纪50年代伊始,大连港成立引水科,也就是大连港引航站的前身。从此,大连港引航站成为大连港面向世界的名片,也成为了一块熠熠生辉的“金字招牌”,向世界宣告这座口岸的卓越能力与可靠信誉。

这块招牌,由无数次成功及赞誉铸就。1979年,当世界级邮轮“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号在八级风影响下平稳靠泊,受到船长由衷赞叹时,这块招牌又一次在国际舞台上擦亮。大连港引航站既承担着船舶引航职能,更肩负着代表国家在港口水域依法行使主权的重要使命,堪称展现中国港口实力与国家形象的生动缩影。每一次安全、精准的引领,都是在世界引航界为中国力量的可靠、为中国效率的卓越,写下鲜活而有力的注脚。

这块招牌,在关键时刻愈发闪亮。2006年,满载20万吨铁矿砂的“新森林”轮在驶往目的地途中主轴断裂,丧失自航能力,在海上拖航了6个多月。多方求助未果后,船方向大连港引航站发出求援。站内精心制定方案,派出精兵强将,动用8艘拖轮,终将这艘“海上孤儿”稳妥靠泊,解决了船东和货主的巨大难题,创造了引航史上的奇迹。此举不仅展现了技术,更彰显了一种敢于担当、能为他人所不能为的豪气,大幅提升了大连港在国际航运界的声誉和信任度。船东视他们为“定心丸”,因为只要有大连港引航员在,再大的难题都有了解决的希望。

这块招牌,还体现在主动对外输出标准与技术的格局上。大连港引航站曾为日照港、丹东港、唐山港、绥中港、海南省等地引航部门承担引航任务,传授引航技术、培养引航人才。这种输出,不仅是技术经验的分享,更是传播了大连港引航站引航标准,有助于提升我国引航整体技术水平。

从1951年引领第一艘外轮到如今服务全球超过54万艘次船舶的引航积累,成为一座无字的丰碑。这座丰碑,让世界相信大连港,选择大连港。如今的大连港引航站,已成为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战略力量和自信的底气所在。

优质服务 助港兴航使命必达

引航,本质是一项技术服务。大连港引航站始终恪守着“安全、准时、高效,公平、公正、优质”的庄严承诺,将自己定位为港口生产链上的关键一环和船东最可信赖的合作伙伴。

他们的服务意识,深入骨髓。引航站不仅是技术权威,更是勇当开路先锋的服务标兵。他们深刻理解“港兴城兴”,将工作的出发点放在保障港口的正常经营和运转。面对外籍船舶,他们是国家主权的执行者;而对中国籍大型、重载或特殊船舶,他们则是基于安全和技术考量,提供至关重要的保障协助。

在急难险重的特殊作业面前,大连港引航站是逆流而上的“突击力量”。2010年7月16日,大连中石油罐区管线爆炸发生后,大连港引航站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高级引航员史卫东等人不顾个人安危,第一时间登上火灾核心区的船舶。在电力中断、输油臂无法自动解脱的危险情形下,史卫东以“誓与大船共存亡”的决心,在距离爆炸点仅1400米的30万吨级油轮上坚守一个多小时,直至手动解脱后安全操纵巨轮离开。另外的数位引航员在十几个小时内紧急疏散17艘船舶,并在后续半个月里,额外增加1000多小时在船时间,配合清污,为港口全面恢复生产拼尽全力。这不是普通的服务,而是用生命担起的职责。

大连港引航站的服务,追求“阳光引航”下的公平与高效。他们接受外部监督,流程透明,对所有服务对象一视同仁,及时了解服务对象的意见与需求。

正如王晓伟所说:“事业成就个人,个人反哺事业。”从昔日依靠旗语、灯光和汽笛声号指挥,沟通基本靠吼,冬天吹哨子(指挥)能粘掉嘴唇一层皮的艰苦岁月,到今天甚高频电话、智慧调度和智能引领系统保驾护航,大连港引航站服务的效率和品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不变的是那份客户至上的初心。无论是为新造船舶制定周密方案,还是为特殊拖航作业反复演练,他们总是想在前头、做在前面。依托这份与港口、与船东休戚与共的情感,引航站提供的不仅仅是一次引航作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安全保障和值得托付的信任。

文化脊梁 引航精神薪火相传

伟大事业最宝贵的财富是人才,最恒久的动力是精神。

大连港引航站74年的辉煌历程,并非仅仅是一部技术发展史,更是一部人才辈出、精神传承的文化史。

大连港引航员队伍的建设,是一条清晰而严谨的演进之路。从收回引航权初期选拔有海员资历的老船员,到20世纪50年代瞄准海运院校毕业生;从特殊时期广纳贤才,到改革开放后重新确立以院校毕业生为主的培养模式;再到近年来招募有远洋船长、大副资历的经验丰富者,后又回归与院校结合的战略。每一个阶段的变迁,都紧扣时代脉搏和港口发展需求,确保了人才队伍的高起点、专业化与可持续性。

目前,在册职工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98%,63名持证引航员全部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还包括全国引航机构中首位且唯一的博士引航员,形成了由正高级、高级引航员为领军,一级引航员为骨干,二、三级引航员为后备的完整人才梯队结构。

这支队伍之所以能打硬仗、创奇迹,离不开其独特而强大的精神内核——“肯吃苦、重实践、勤钻研、多奉献”的引航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每一次起航、每一次操船、每一次攻坚克难的行动中。它是资深引航员为操作不够完美而沉思的精益求精,也是年轻引航员成百上千次反复练习的严格自律。

为了将这种精神血脉相承,大连港引航站高度重视“内培外训”,通过师带徒、技术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将老一代的经验、技术和作风,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年轻人。此外,大连港引航站与大连海事大学共建研究生实践基地,与专业研究院联合协作,将实践的沃土与学术的高地相结合,互惠共赢,为行业未来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

文化在此沉淀,英雄不断涌现。大连港引航站两次荣获“全国十佳引航机构”,背后是一个闪光的英雄群体:全国劳模顾金泉,中国航海学会第二届终身成就荣誉称号获得者王文敬,“全国十佳引航员”王文敬、王智育、初开元、张建峰,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健,还有一大批全国优秀引航员、优秀船员……他们既是技术的巅峰代表,更是引航精神的鲜活载体。

这些象征着坚守、专业与使命的“文化脊梁”,支撑着大连港引航站从过去走来,也将持续照亮其未来。正是这种代代相传的文化与精神,确保大连港引航站即使在惊涛骇浪中,也永远有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驭鲸者”,坚守水上国门,驶向深蓝。

以海为纸,以船为笔,以智慧与勇气为墨,大连港引航站成为中国引航辉煌篇章的重要一章。从引领第一艘外轮,到服务世界级巨轮;从依靠旗语通信,到建设智能引航系统;从守护港口主权,到助推城市开放——他们始终与时代并肩,与世界同行。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大连港引航站作为一支不可或缺的“引航尖兵”,将继续秉持“技艺精湛、安全至上、作风优良、服务港航”的宗旨,在服务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高质量建设、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力量的征程中搏击风浪、勇毅前行,以精准引领书写港航事业的新篇章!

编辑:陈维

责编:蒋利

审核:姜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