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江清水,连巴蜀、通长江、达海洋。四川,拥有长江、金沙江、岷江、嘉陵江等七大主要江河,超万里通航里程,却因航道等级不高、关键节点梗阻,水运比较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这一局面,正因一项重大战略行动的落地实施而发生深刻改变。
近日,四川省政府正式印发《“畅通一条江”航运振兴发展集中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简称《行动方案》),以“建设一条江、贯通一条江、发展一条江”为目标,围绕“整江贯通、航道提效、港口整合、运输提质、绿色智慧”五大方向,完成投资210亿元,力争三年内基本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智慧的四川现代化水运体系。
行动首年,势头强劲。今年1至10月,全省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8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9.7%,同比增长4.6%。运输市场活力迸发,水路货运量完成4607.16吨,同比增长21.65%;货物周转量更是大幅跃升,完成266.1亿吨公里,增速高达34.77%。港口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适水货物“公转水”增量显著,已促进社会物流成本降低约20亿元,为三年行动赢得“开门红”。
顶层设计:破解水运困局的时代方案
“短板在航道‘卡点’,出路在‘整江贯通’,机遇在‘多式联运’。”四川省航务海事管理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在分析全省港口与航道规划示意图时,道出了制定方案的深层考量。示意图清晰揭示出制约四川水运发展的三大现实困境:长江四川段航道等级不高,导致大吨位船舶通航能力受限;金沙江因通航设施的缺失,形成了长达数百公里的断头航段;嘉陵江虽已渠化,但水资源综合利用所涉的突出矛盾仍制约航行效率。数据显示,四川省水路货运量仅占全社会货运量的2.9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潜力远未释放。
《行动方案》正是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后的精准回应。其核心思路可概括为“建设一条江、贯通一条江、发展一条江”,不仅注重航道物理贯通,更着眼于航运效能的整体跃升和多式联运的高效衔接。
《行动方案》明确,到2027年将实现“双提升、三增长、一降低”的总体目标:航道能力提升——新增高等级航道达标里程258公里,高等级航道达标率突破70%,维护水深保证率提升至95%以上;运输效能增长——新增船舶运力90万吨,水路货物周转量增长30%,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物流成本降低——累计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30亿元以上。
目前,项目建设已全面启动。岷江犍为、虎渡溪航电枢纽已投产发电,岷江龙溪口、尖子山航电枢纽预计年底前投产发电,岷江龙溪口枢纽至宜宾合江门航道整治一期工程基本完工,金沙江向家坝库区航道建设工程(宜宾段)开工建设,为完成三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系统布局:五江联动打通关键节点
“畅通一条江”,关键在于实现长江、岷江、嘉陵江、金沙江、渠江及涪江的“五江联动”,系统破解航道瓶颈。
长江干线“强龙头”。明确要协调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实施羊石盘至上白沙、合江门至界石盘、水富至宜宾等段航道整治,为3000吨级船舶常年通航奠定基础,提升川江段与长江中下游航道的衔接能力。
岷江流域“提能级”。以龙溪口、尖子山、东风岩、老木孔等航电枢纽建设为重点,同步推进岷江龙溪口枢纽至宜宾合江门航道整治二期工程及张坎、板桥航电枢纽开工建设,确保1000吨级船舶直达乐山,重现“黄金水道”繁忙景象,也为下步岷江天府水运主通道1000吨级船舶直达天府腹地奠定基础。
嘉陵江通道“促协同”。强化水、电、航协同调度,实现500吨级船舶高效通行,嘉陵江通行时间缩短25%以上,打造川渝航运合作示范区。同步联合重庆开展井口生态航运论证和嘉陵江航道等级提升研究。
金沙江段“成体系”。联合云南制定《金沙江下游航运发展规划》,推进向家坝、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等库区航道整治与翻坝转运设施建设,开展向家坝通航建筑物扩能升级前期研究,目标实现攀枝花至水富段库区常态化通行3000吨级以上船舶。
渠江、涪江“通堵点”。建成渠江风洞子航运枢纽,推进涪江三星船闸及达州—广安段航运工程,为川东北地区提供新的水运出口,完善省内航道网络覆盖。
多维赋能:从航运能力到发展模式的全面升级
《行动方案》的实施,不仅是航道设施的提能升级,更是发展模式与运营效能的系统重构。
运输提质增效方面,四川将大力发展“水铁公”多式联运,强化港口集疏运体系,推动航运企业兼并重组,培育龙头骨干企业。首年实践成效初显,通过“畅通一条江、服务全链条”精准对接活动,推动一批项目签约,新增年运输量190万吨。通航保障再精进,川渝印发嘉陵江通航建筑物联合调规程,“放水助航”实操更为顺畅高效。运力规模显著扩大,新增船舶运力65.56万吨、平均吨位达6127吨。
绿色智慧转型方面,将推广新能源船舶应用,建成近零碳港口2个、零碳渡口30个,投运新能源船舶150艘,实现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置率98%以上;同步推进电子航道图覆盖800公里和多式联运数智平台建设,提升航道管理智能化水平和运输服务效率。
港口整合集约方面,将修订全省港口总体规划,优化功能布局,泸州港、宜宾港智慧化、专业化改造提升作业效率约20%。计划新增千吨级泊位14个,打造长江上游绿色低碳港口群,实现港口资源高效利用和差异化发展。
“到2027年,四川将形成‘整江贯通、干支衔接、通江达海’的现代化水运体系”,四川省航务海事管理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展望,届时长江川境段可通行3000吨级船舶,岷江实现千吨级船舶直达乐山,金沙江攀枝花至水富段常态化通行3000吨级以上船舶,四川水运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能力将实现整体跃升。
《“畅通一条江”航运振兴发展集中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印发与实施,不仅标志着四川水运进入系统性提升的新阶段,更承载着内陆开放和西部振兴的深远意图。畅通一条江,激活一片域——古老蜀水,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涌入高质量发展新潮。
编辑:张一坤
责编:蒋利
审核:姜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