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兴安 开路鄂西
房五高速挑战“天花板级”建设难度

初冬的鄂西,层林尽染。秭归县漫山遍野的脐橙成熟了,金黄圆润的果子挂满枝头。果农们忙着采摘、装筐,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等高速路通了,脐橙一天之内就能送到省外,从枝头直达舌尖!”果农李阿姨的期盼,道出了沿线数十万名群众的心声。
李阿姨口中的“高速路”,就是正在建设的房县至五峰高速公路兴山至长阳段(简称房五高速兴长段)。
然而,这条全长72公里的山区高速公路,桥隧比却高达88%,其建设难度堪称“天花板级”。建设者以科技为矛、以管理为盾,在险峰与深谷间修筑现代化通途。
机械军团高效掘进

“突突突——”佛照山隧道深处,在两名工人的操作下,双曲臂凿岩台车伸展着机械臂精准钻入岩层,很快就打出4米多深的钻爆孔。
全长10.4公里的佛照山隧道,是湖北省在建里程最长的公路隧道,也是全线“卡脖子”工程。隧道最大埋深1296米,Ⅳ、Ⅴ级围岩占比达84%,突泥涌水、岩溶、软岩大变形等不良地质频发,安全风险极高。
“房五高速兴长段项目积极响应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隧道施工指引的工作要求,投资1亿元引入了‘隧道九台套’,实现了全工序机械化施工,施工安全、效率与质量均得到全面提升。”湖北交投神宜公司党委书记罗勇说,项目在所有隧道掌子面全部使用了拱架台车,成为湖北省在建高速公路项目中唯一实现拱架台车全覆盖的项目。
5标项目负责人安三虔介绍,采用“机械兵团”作战后,佛照山隧道掌子面作业人数压减至4人以下。尤其是双曲臂凿岩台车的单孔钻孔效率较人工提升三四倍,智能拱锚台车50分钟即可完成3榀拱架的安装定位。
“隧道还设置了2个斜井,实现‘长隧短打’,高峰期12个工作面同步施工。目前,隧道月掘进100至120米,累计掘进超7500米。”安三虔说。

智造高墩大跨桥
站在九歌长江大桥北塔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
“九歌长江大桥为主跨968米的钢箱梁悬索桥,北塔高205.4米,设计桩基22根,目前已完成18根,预计1个月内全部完成。”2标技术员石鹏介绍,大桥临近长江,环保要求极高,项目采用泥砂分离系统和循环水池,实现泥浆循环利用,确保“不让一滴污水流入长江”。

数十公里外,九畹堂特大桥墩柱耸立。11月18日,该桥高120.5米的Z1主墩封顶,这也是全线首座封顶的百米高墩。6标创新应用BIM+GIS数字化管理平台,对高墩轴线偏位、断面尺寸及垂直度实施全过程动态监测。同时,采用5G无人塔吊集成系统,通过防碰撞算法与智能路径规划,实现了“高墩平地化”作业,全面夯实了高墩施工的安全基础。

精细管控筑牢根基
“这里是全线最复杂的枢纽,每一步施工都要小心翼翼。”在1标平邑口枢纽互通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指着与G42沪蓉高速交叉拼宽的作业面说。
据介绍,项目主线及匝道共有5处上跨高速,平邑口枢纽互通与既有高速存在4处拼宽。“面对复杂工况,我们采用桥梁标准化施工,推行‘网格化分区管理+领导带班值守’制度,关键工序党员带头,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1标项目经理李积康说。
不仅如此,项目全线应用智慧工地平台,实时采集人员定位、视频监控、气体检测等数据,形成“感知—预警—处置”的安全闭环。各标段创新建立“四长三员一屋”应急责任体系,全面筑牢安全防线。
群山叠翠间,这条“和美之路”正加速延伸。项目建成后,将串联神农架、三峡大坝等多个5A级景区,为鄂西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编辑:赵珊珊
责编:王俊峰
审核:马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