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地区是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中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人口密集,产业聚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在承载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空间,带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推进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构建新的增长极、增长带的重要举措。高速公路作为城市间连接的“纽带”,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在城市群的空间形态和交互联系中发挥重要的先行引导作用。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中心起草的《2016年中国高速公路运行大数据分析报告》系列之四:城镇化视角下的高速公路运行分析,以(北京、内蒙古、海南、西藏、新疆除外)26个省份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数据为基础,重点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海峡西岸、山东半岛、哈长、辽中南、中原、关中—天水、北部湾、太原、滇中、黔中、兰州—西宁、宁夏沿黄等17个城镇化地区,系统分析城镇化地区高速公路运行的总体特点和分区域城镇化地区高速公路的运行动态,探求核心城市、节点城市、小城镇间的运输联系和经济互动。
编辑:连萌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