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一”模式惠泽青岛两万道路运输企业

2025-08-15 16:04:14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驻青岛首席记者 李春晓 通讯员 刘鹏云 -标准+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交通运输局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核心,创新推出“一件事”集成办、“一站式”就近办、“一次性”马上办的“三个一”模式,为2万余家道路运输企业带来福音,成为政务服务便企利民的典范。

数据跑路代替企业跑腿“一件事”集成办显高效

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在部门协同上的深耕细作,为打破数据壁垒,市交通运输局联合行政审批、大数据管理部门,将营业执照、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等关键证照信息汇聚成一个“数据池”。在市、区(市)两级政务服务大厅的“一件事”服务窗口,企业和群众办理业务时,21项必填要素可从数据池“一键带入”,无需重复填报或提交纸质材料,办事时间平均缩短80%以上。

不仅如此,针对企业开办、证照办理等关联事项,该局创新信息管理机制,整合出一套统一规范的“综合申请表”。这张表实现线上线下通用,企业“一表申请、一次提交”,就能同步完成相关证照办理,申请材料从23项精简至2项,真正实现“两证合发”。

依托“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1+N”审批模式改革落地见效。开办运输企业与办理道路运输证两大事项被纳入同一数字模块,通过数据自动流转和部门协同审批,企业一次申请即可完成全流程手续,审批时限从20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大幅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服务触角延伸基层“一站式”就近办暖人心

“家附近就有服务站,检测车辆、换运输证不用再往市区跑,半小时就能搞定。”乡镇运输户李师傅对身边的道路运输便民服务站赞不绝口。

为方便群众办理营运车辆检测、运输证换补发等高频事项,青岛市交通运输局依托全市机动车检测机构,设立了69处道路运输便民服务站,构建起“城区10分钟、乡镇半小时”的便捷服务圈。2024年,这些便民服务网点办理业务13.42万件,占全部业务量的65%,让政务服务真正延伸到了百姓“家门口”。

服务站的高效运转,离不开优化的工作流程。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公安交警部门,将违章处理、行车证年审等业务整合至服务站,打通多个平台数据接口,形成“受理—审核—审批—反馈”的“一条龙”服务链条,解决了车辆业务“多头跑、反复跑”的难题。同时,全市统一业务受理条件、材料清单和审核标准,服务站数据录入后自动上传至属地交通运输部门,实现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根据群众需求,服务站的服务事项动态拓展。从最初仅能办理3项年审业务,逐步增加到年度审验、核发、换证等11个高频事项,还在省内率先实现“两客一危”车辆“一站式”年审。运行3年来,群众满意率始终保持100%,实现服务“零投诉”。

科技赋能服务升级“一次性”马上办提质效

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借助“互联网+运政+电子证照”技术,构建跨部门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体系,实现车辆安全性能检测、年审材料提交等全流程“在线办”。电子档案的推广,仅市内三区每年就节省审批表单印制费10万余元,既降低行政成本,又减少资源浪费。

针对异地办事需求,“主动服务+智慧响应”模式贴心又高效。业户完成车辆检测后,工作人员协助办理年审,通过微信群实时提醒进度,审批部门线上核查并绑定电子证照,实现“无接触”即时办结。异地业户线上提交材料、远程身份核验后,工作人员1个工作日内即可办结并免费寄递证照,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零跑腿”。

在“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开设的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专区,更是实现“智能点单、一键提交、一网通办”。多部门数据接口打通后,车辆信息、企业资质等关键数据实时共享核验,符合条件的业务当场“秒批”。通过部门协同、数据共享,申请材料压减超85%,办理时间压缩超80%,平均每件业务为企业节省成本500余元,切实为企业松绑减负。

如今,青岛市交通运输局的“三个一”模式,正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让企业和群众感受到政务服务的速度与温度,为交通运输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编辑:袁梓晴

责编:

审核:李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