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探索交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做大枢纽畅林区 快旅慢游农家乐

2023-11-13 10:10:20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记者 潘庆芳 通讯员 王辉 -标准+

当下,湖北省神农架林区万山红遍,车辆如梭。“现在拍晨雾的游客较多,车辆早5点到晚9点运营,尽可能满足摄影爱好者的需求。”大九湖旅游客运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朕尧说,截至10月,该公司今年已运送游客54万人次,旅游成为支撑当地客运发展的蓬勃动力。

探路交旅融合发展,神农架林区一直在行动。建在“华中屋脊”两山之间、与神农架高铁站同步建成投用的综合客运枢纽,集客运、旅游、租车等业务于一体;湖北首个旅游客运站——大九湖旅游客运换乘中心,现已开通高铁站直通车,满足快旅慢游的需求……

“高铁开通后,林区直接迈入高铁时代,实现‘铁公机’立体交通通达。除神农架站外,林区周边还有保康县站、兴山站、巴东站,进入神农架的时间均不超过1个小时。”神农架林区交通运输局局长宦忠全说。如今,神农架正依托便捷畅通的立体交通网,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提档升级无缝换乘

神农架林区拥有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等5张世界级名片和国家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等6张国家级名片。在完善交通服务设施的同时,神农架林区注重保护原有生态,做好游客出行保障。

神农架林区交通运输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生态优先、民生优先,最大程度减少交通发展对山林的破坏与干扰,道路宜宽则宽、宜窄则窄,统筹协调生态保护与交通发展。

在湖北省交通运输厅的大力支持下,神(农架)宜(昌)科技环保示范路、武(当山)神(农架)生态旅游路先后建成。2014年5月,神农架机场通航;2021年5月,保(康)神(农架)高速公路通车;2022年6月,郑渝高铁通车。

神农架林区交通运输部门以高铁开通为契机,加快推进209国道、347国道、645国道和4条省道的提档升级工作,助力游客多方进入、无缝换乘;在长下坡路段增设避险车道,因地制宜设置公路驿站、观景平台、土特产销售区域等,助力快进慢出、快旅慢游交通服务体系建设。

在大九湖旅游客运换乘中心,林区道路运输管理局副局长余建林正在检查“车辆归场须清零、监管流程要闭环”落实情况。“该中心是湖北首个旅游客运站,也是运游一体化试点,现已开通高铁站直通车,从宜昌、巴东来的游客能直接换乘景区车辆。”余建林说。

林区公路弯多坡陡、积雪期长,如何保障群众安全出行?林区公路管理局局长李涛介绍,该局坚持预防为主,采用扫雪车和融雪剂相结合的方式除雪,“当雪大时,启动碳纤维及合金电缆道路加热方式,加速融化阴坡和风口回旋长期积雪路段冰雪,让游客安全通行赏雪景。”

绿水青山好路生金

1500多公里的农村公路,正成为神农架林区增收致富的“加速带”。“四通八达的路网不仅为游客出行提供了便利,更为村民发展特色种植、增收致富奠定了基础。”大九湖镇人民武装部部长王超说。

宦仁乐原是农村客运班线驾驶员,这几年他瞅准商机,转行承包了大九湖景区坪阡镇永乐大酒店,并且在老家流转土地种植蔬菜、药材直供酒店,年收入数十万元,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为兼顾农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游的需要,我们进一步优化农村公路安防布局,除增设标志标牌及安防设施外,还在农村公路上增设红绿灯,保障群众出行安全。”林区农村公路管理局局长罗萍说。

“四好农村路”通达的宋洛乡盘水村廻龙坪,已发展民宿及农家乐近20户。2022年,当地村民依靠乡村游及蜂蜜养殖等绿色产业,致富增收80余万元。脱贫户、廻龙坪清和客舍民宿老板方庆满笑着说:“现在一年能挣十五六万,儿子也要从武汉回家做餐饮。”

沿着钢护栏守护的沥青路盘旋而上到达木鱼镇红花坪村,走进“枝子的花园”民宿,仿佛置身于茶园中。该民宿提供种茶、采茶、制茶及茶道文化体验,实现从有房间、有美景,到有体验、有故事,再到有茶香、有文化,积极发挥乡村振兴的带头示范作用。

神农架林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王红先介绍,该局先后投入1800余万元提档升级村路,随着交通环境的持续优化,各村保持原始风貌的老房子也成为看点。“好路能生金,不仅方便出行,还能带动产业发展。红花坪村有28户民宿,既满足了避暑游客的需求,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木鱼镇人大主席张世海说。

编辑: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