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紧复工复产安全阀

2025-02-12 11:05:40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 -标准+

复工复产,安全为先。当前,各地企业、项目工地正有序复工复产。交通运输部门主动指导、深入服务,通过动态监测、宣传培训、监督检查等方式,多措并举助力企业拧紧节后“安全阀”,迈好开工“第一步”。

更贴心 现场开出“心理处方”

“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正处于一段长途驾驶中。此刻窗外风雨交加,车内乘客情绪焦躁,您会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2月6日上午,湖南省长沙市湘江新区综合交通枢纽培训室内,心理疏导老师正在为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授课。这是长沙市交通运输部门“送训进企·从心出发”活动现场的一幕。

当前,正值复工复产关键期,道路运输领域人流、车流、物流集聚,安全始终是交通运输行业的生命线。为化解从业人员心理压力大、情绪管理难等问题,长沙市交通运输部门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安全培训体系,为从业人员疏解压力。

据悉,此次培训分客运、危货两个场次,为全市“两客一危”企业的100余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驾驶员、押运员代表授课。培训通过剖析真实事故案例,揭示情绪失控、疲劳焦虑等心理状态与行车安全风险的关系;结合交通运输行业特性,介绍“90秒呼吸法”“积极心理暗示”等实用技巧。更让参训人员耳目一新的是,活动专门设置“心理体检区”,采用心理遥感测评系统,为参训学员提供一对一评估。“您的抗压指数较高,但需注意行车中的注意力分配问题。”测评结果出来后,专家团队现场开出“心理处方”,个性化指导让培训更具针对性。

“情绪管理和压力释放方法很实用”“学会了换个角度看问题”,经过培训后,参训学员纷纷表示获益匪浅,通过敞开心扉互相交流,将内心压力和难处释放出来,将以更加从容的心态迎接新一年的开工季。

本报记者 贺哲野 通讯员 叶思慧 周季春

更精准 海巡艇随船伴航

“航行中注意与其他船舶保持安全距离,谨慎驾驶,要提醒大家穿好救生衣……”在欧厝避风坞上船点,厦门海事局执法人员仔细叮嘱着交通船船员。这艘满载着施工人员的交通船即将离开,驶往厦金大桥(厦门段)施工水域。

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厦金大桥(厦门段)海上三个标段施工人员陆续返岗。交通船是海上施工人员的主要交通工具,厦门海事局紧扣“人、船、环境”三个关键,持续强化安全监管,为施工人员全力营造安全、安稳、安心海上返岗路。

“我们提前对所有交通船的导助航、消防、救生等关键设备开展安全核查,专门安排海巡艇随船伴航,实时全流程动态关注,贴身保障交通船航行安全。”厦门海事局指挥中心副主任邹晟介绍,为消除船舶安全隐患,厦门海事局进一步加大船舶检查力度,严格做好复工船舶特别是交通船现场检查和值班配员情况抽查,重点检查船舶导助航设备、消防设备、救生设备、动力设备等关键性设备技术状况,保障船舶适航、人员适任、设备适业。

厦门海事局执法人员还提前走访大桥建设施工单位,详细了解各标段人员返岗计划及交通船运力安排情况,开展节后安全宣传,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足做实安全培训、技术交底、船舶自查、设备自检等工作。

为保障返岗高峰期通航环境安全有序,厦门海事局还综合利用“无人机+海巡艇+CCTV”等数字监控手段,加大对施工水域及周边航道、抛泥线路、待泊区、船舶交汇点等区域的巡查力度,实时掌握通航动态;及时清理渔网渔具等碍航物和引离碍航船只,维护良好通航秩序。

辜铖锴文/供图

更有力 靠前指导安全复工

洋山深水港小洋山北作业区现场,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施工材料精准运往目标地点,工人们的身影穿梭在船舶之间……近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小洋山北作业区集装箱码头及配套工程项目进入复工复产状态。

为保障重大工程安全有序施工,上海市交通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简称上海交通安全质监站)第一时间关注复工情况,坚持监督与服务并举,提前与小洋山北项目参建各方联系并提出安全生产建议——项目部管理人员、一线作业人员应迅速从“节日模式”切换到“工作模式”,避免因长时间休假影响工作状态。

为确保作业风险安全可控,上海交通安全质监站指导项目部按照“先排查、后复工”的原则,全面组织各标段开展复工专项检查,重点对进场船舶、机械设备报审、现场临设、临时用电、临边围挡巡视检查和进场人员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等方面开展排查,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排查整治节后复工安全问题隐患的前提下,有序推进重大工程建设。

近期寒潮天气持续影响各地,上海市交通安全质监站提醒项目部密切关注气象变化,根据气象预测提前做好大风、降温、降雨等情况下的应对准备。

周墨 文/供图

更精细 三重检查机制保障返程接驳

“仪表正常,灯光正常。”“轮胎正常,再看看制动。”日前,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公交场站内一片忙碌,工作人员正一丝不苟地为上岗前的公交车进行“安全体检”。

随着复工复产客流高峰到来,郑州公交集团立即启动返程保障预案,每日增开接驳班次,车辆安全专项排查覆盖率100%,重点枢纽站点组织志愿者服务超1000人次,以“硬核保障+暖心细节”保障旅客安全出行。

具体实施中,郑州公交集团建立“场站核检+路查路检+夜间巡检”三重检查机制,除了对车辆的转向、灯光、雨刷、空调等关键设备进行检查,还对车辆制动系统、胎压监测、电路安全等核心指标进行重点排查。同时,各级管理人员也深入各线路,全天候督导检查,对超速、急刹车等行为实时预警提醒。

在客运南站,携带两个行李箱的务工人员王女士对身旁的志愿者连连道谢:“从出站到坐上公交车不到5分钟,你们一直帮忙搬行李,还提醒雨天路面湿滑注意安全,真的很贴心。”据了解,自返程保障预案启动以来,郑州公交集团安排志愿者累计提供导乘服务近千次。

此外,郑州公交集团全面强化应急响应机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各支应急小分队严阵以待,时刻做好应对恶劣天气的准备。郑州东站配备10辆应急车,其他大枢纽站点也同步配备相应数量应急车辆,随时准备上线支援,以万全准备保障返岗人员安全出行。

郑帅广 文/供图

更及时 实时监测控风险

春节假期落下帷幕,江西南昌各地交通工程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为切实保障交通工程建设领域复工复产安全有序,江西省南昌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在做好应急物资储备与应急预案演练的同时,还充分利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并排查各类安全隐患,降低安全风险。

在返程客流集中的高速公路上,实时监测行车安全也是江西交通运输部门重点工作之一。“你们来得太及时了!”2月5日凌晨4时,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南昌南管理中心监测员巡检发现东昌高速公路K129公桩处往东乡方向发生一起单方事故,但事故车后方并未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且车上人员均未撤离至安全区域。监测员迅速反应,第一时间完成信息报送和救援调度工作,极大缩短了施救处置时间,有效避免了二次事故的发生。

此外,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吉安东管理中心依托ETC客服驿站、便民服务台、“港湾式”救援服务驿站,积极为司乘人员提供胎压监测、出行装备补给等便民服务,同时利用车流量预警监测、道路事件检测等多个智能化信息平台,实时监测道路异常事件并发出预警信息。

为有效应对近期恶劣天气,江西省交通运输部门还依托17个高速公路养护综合基地、7个省级普通干线公路应急保障基地和79个市(县)级综合养护中心,组建222支共6200余人的应急保障队伍,及时监测道路安全情况,全面保障节后复工复产出行安全。

刘黄金 本报记者 练崇田

编辑:翟慧

责编:李宁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