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作出新的明确部署。据了解,2024年全国物流成本已降低4000亿元,其中运输成本降低2800亿元,占比超6成。
这一过程中,不少科技创新企业大显身手。作为深耕智慧物流与北斗技术应用的高科技企业,交信北斗(海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交信北斗)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依托北斗卫星导航、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核心技术,为物流行业提供全链条智慧化解决方案,精准破解传统物流“成本高、效率低、协同弱”的难题。
科技风控赋能安全生产。交信北斗通过高精度北斗智能车载终端,实时采集车辆数据,结合自主研发的主动安全大模型与“交信北斗风控平台”,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精准分析驾驶风险,为驾驶员提供动态预警提示,并生成驾驶员风险画像,7*24小时护航在途高风险货车。通过衔接政府监管标准与保险精算模型,交信北斗联合保险企业打造“动态风控—精准定价—保费降低”服务链,凭借精准的人工智能算法及丰富的驾驶风险管控经验,可实现合作企业年度事故率下降20%、保费成本下降10%,同时借助资金优势和市场推广策略,降低物流企业北斗规模化应用换装成本,减轻承保压力,为物流行业提供可复制的风险管理范式。
车货资源实时精准匹配。针对中小物流企业“找车难、空驶率高”的难题,交信北斗搭建“北斗智运车货平台”,整合全国货运车辆资源,通过北斗智能车载终端,实时获取车辆位置信息与运输状态,依据高速公路出入口以及车辆基础配置数据,实时监控物流车辆空载重载情况,再利用自研人工智能算法,撮合物流平台与货运司机之间交易,实现实时发单和主动抢单,并优化路径规划,从而助力运力资源合理配置,减少空驶率,大幅提高货运效率。
多式联运智能化升级。在铁水联运、水陆联运等场景中,交信北斗开发的“北斗智慧联运平台”,可实现跨运输方式的数据互通与流程协同,通过“一单制”“一箱制”标准化管理,提升货物转运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例如,在水陆联运中,通过无人驾驶自动编排的车队,将集装箱及时送到港口周边的中转场;通过北斗定位技术,在提货货车到达周边10公里范围即可提前找出对应集装箱,实现随到随装、装完就走,极大提升工作效率。
当前,物流业正迎来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效率提升”的发展新阶段,数智化、标准化、绿色化转型趋势渐显。交信北斗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技术研发,持续深化技术攻关,推动北斗导航与AI、5G、区块链等前沿技术融合,以北斗之力、智慧之能,与行业合作伙伴携手为实体经济与民生福祉注入更强动力。
编辑:何宇
责编:
审核:闫新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