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济大学交通学院教授孙立军的课堂上,传统道路分析方法的繁琐与低效已成为过去式。
他带领团队构建道路行为力学理论和方法,不仅纳入ASTM(美国材料实验协会)标准、BSEN(英国标准协会)标准和国内6部行业标准,还应用于40余万公里公路建设。在此基础上,他巧妙融合AI技术,引导学生构建“物理模型+海量数据+AI算法”驱动的道路设施分析新方法。
“这种新方式大大提升了计算效率,也激发了我的创新热情!”一名学生兴奋地表示。课堂上,学生惊喜地发现,借助AI模型,他们不仅能精准计算力学响应,还能直接输出各类响应数据,避免了大量的重复建模,学习效率大幅提高。
科研道路上,孙立军带领团队以AI为核心工具,分阶段指导学生掌握图像处理、图像识别技术,从图像采集、特征提取到病害量化分析,构建起道路设施服役状态智能检测新技术。他们钻研出一种全新的路面图像分割方法,消除了阴影、杂物等对识别结果的影响,攻克了道路表观病害和隐蔽层病害精准评价的国际难题。
随着自动驾驶的发展,孙立军又带领团队以AI为技术抓手,研发智驾多维度风险治理AI模型、场景复杂度评估算法,创新基于避险脱离模型的二元交通安全评估技术。这一成果不仅丰富了“AI+风险管理”课程内容,更落地于多个实际场景。在科研过程中,学生们亲身体验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深刻感受到AI技术在解决行业关键难题中的强大力量。
从教学革新到科研攻坚,再到成果落地,孙立军始终以AI赋能道路研究为核心追求。他常对学生说:“AI绝非简单工具,而是推动科研从理念构想迈向现实应用的新质动能。”如今,团队培养的数十名兼具AI技术应用能力与低碳道路专业知识的毕业生,已成长为助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新生力量,扎根智慧交通领域,持续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编辑:胖雨珊
责编:胖雨珊
审核:梁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