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以忠诚赴使命,以法治践初心的 “黔程卫士”

2025-10-22 10:13:52 来源:动静新闻 作者: -标准+

王义,现任贵州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五支队运政执法协调科执法人员。自2015年加入交通执法队伍以来,他长期扎根执法一线,始终以法治初心践行使命担当,以专业的法律素养、创新的工作方法和深厚的为民情怀,在平凡岗位上书写新时代交通执法工作的生动篇章。

从“律师蓝”到“交通蓝”,在身份转换中筑牢法治根基

2011年,王义从四川警察学院毕业,从事律师职业,参与办理民事、刑事案件近百起,在未成年人犯罪法律援助方面成效显著,并积极开展送法进校、普法下乡等活动。2015年,他通过公开招考加入交通执法队伍。这并非职业的简单转换,而是将法律人的严谨与对正义的坚持,更深地融入到公路保通保畅保安全、维护运输市场秩序的使命中。

2018年8月25日晚,王义在处置一起高速公路事故时,突然被对向一辆疾驰而来的小货车冲破中央分隔带撞飞8米多远,直接导致他8根肋骨断裂、左腿胫骨平台骨折、锁骨粉碎性骨折等严重创伤,生命安全一度受到威胁。王义在经历生死后,本可选择在相对安全的后方岗位,却主动申请再次奔赴热爱的一线。他带着伤病积累的经验,既参与现场处置,更指导队员规避风险、规范执法,用行动诠释了他对交通执法事业永不褪色的忠诚。

在毕节纳雍路政执法大队工作期间,面对复杂案情、法律适用争议及当事人不解,他总能精准把握关键、阐明法理,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引导群众自觉遵法守法。他还通过“传帮带”毫无保留地分享办案经验、取证技巧和沟通策略。2022年至2023年,他累计参与执法培训授课10余场,覆盖5万余人次。他总结的“用诉讼思维办理行政执法案件”理念与模式,成为支队乃至全省交通执法培训的重要教材,为提升一线执法办案质量与专业化水平开辟了新路径。

敢为人先破困局,以“一案双罚”引领执法理念革新

随着新业态发展,网约车合规问题日益凸显,“平台责任追究难”成为全国性监管难题。2024年7月,王义牵头办理的网约车“非法营运”案件成为破解关键。

在处罚驾驶员后,他运用法律逻辑,锁定平台责任源头。为攻克平台处罚“取证难、追责难、执行难”壁垒,他争取政策支持、跨区域联动调证,穿透信息屏障构建完整电子证据链,最终依法对平台罚款1.4万元,实现贵州交通执法首例“驾驶人+平台”双罚闭环。这一实践标志着执法从传统车辆监管迈向平台生态治理的突破,为全国网约车监管提供了“贵州经验”,“一案双罚”机制也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

另外,他积极参与编撰总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办理工作流程》《行政处罚案件办理工作流程规定》及《道路运政领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等重要规范,主导编写的《非法违规案件取证要素指引》,涵盖13个典型执法场景、27项取证要素,将个案经验转化为系统方法,使一线执法人员办理复杂案件平均时间从30天大幅缩短至9天,证据采信率提高至98%,案件质量显著提升,成为基层“实战宝典”。

法治甘泉润乡土,用倾心服务铺就爱民暖心路

王义始终将“谁执法谁普法”视为己任。针对城乡交界处屡禁不止的黑车问题,他深入村寨,用图画释法条,方言讲案例,让“文明出行、拒乘黑车”成为群众自觉遵守的约定。春节时发现返乡村民翻越高速护栏的隐患后,他推动大队联合高速“一路三方”开展“筑网专项行动”,通过排查修复、加装设施、设置指引牌,联合村委会、学校开展宣传活动,让道路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工作以来,他驾驶执法车行驶超10万公里,开展“大喇叭”宣传2000余次,足迹遍布沿线30多个自然村,惠及2万多群众。

法律不仅要说得明白,更要能解决实际难题。在工作之余,王义多次为乡亲提供法律援助。2017年冬,村民赵某在外务工受伤,包工头推诿责任,致使其家庭陷入困难。他主动上门无偿援助,指导取证维权,最终帮助赵某获得全部医疗费及15万元赔偿,让法治的关怀真正温暖人心。

王义以一名基层执法者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崇法、笃行、惠民、担当”的职业精神,他以忠诚为笔,专业为墨,在黔贵大地上书写着“开路先锋·黔程卫士”的时代答卷。

编辑:翟慧

责编: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