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江潮涌,千帆竞发。作为联通内外贸的“黄金水道”,长江是地理坐标,更是经济的动脉。在这条奔流不息的发展轴线上,长江引航中心犹如精准的“江上罗盘”,以专业与坚守,昼夜护航往来船舶,为长江干线17座货物吞吐量亿吨级大港提供坚实支撑。
一项项数据见证长江引航中心的专业担当——一年来,累计引领中外籍船舶6.1万艘次,同比增长4.2%;引领船舶载货量达5.0亿吨,实现8.1%的稳健增长。这不仅是量的跨越,更是服务能级的提升。
作为保障长江航运畅通的关键力量,长江引航中心持续优化服务,在保障物流供应链畅通、服务“中国制造”出海、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等方面履职尽责,以实际行动服务国家战略,为推动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增添新活力。

主动作为 保障“双循环”通道畅通
水运是国际大宗货物运输的主要渠道,我国外贸进出口货运量的90%以上是通过水运完成的。作为我国内河航运的“黄金水道”,长江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性通道。长江引航是保障水上运输安全、高效、畅通的第一道和最后一道关口。当外籍船舶进入我国港口,第一个登船的中国人是引航员;离开时,最后一个送走他们的也是引航员,因此引航员被称为“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
以镇江引航站为例,该站承担镇江、扬州、泰州三地辖区引航任务,在民生保障方面,不仅要确保华东地区五大发电企业的电煤运输等关键领域“不慢一秒”,还要保障春耕物资运输,确保农民田地追施钾肥“不落一步”。
“为保障夏季迎峰度夏和冬季迎峰供暖期间电力供应,我们要保障电煤库存的可用天数15天以上的,这对我们企业来说是很大的压力。”江苏华电句容发电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伯奎表示,“引航站以服务靠前、服务精细、服务延伸的三大举措,为我们解决了‘燃煤’之急,成功保障了码头全年约1000万吨的原煤供应。”而这只是镇江引航站服务三地1230万群众民生需求的一个缩影。
在保障春耕物资运输方面,镇江引航站主动作为,提前掌握钾肥运输船舶进靠镇江港的需求,推出“直进直靠、优先引航”的专属服务,成功缩短船舶靠泊时间30%以上,全方位保障春耕物资高效运输,助力农业生产“开好局”。“得益于引航站的高效引航,进口化肥流转效率进一步提升。”镇江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大港分公司总经理孔国荣赞许。
在夯实国内经济、民生的“压舱石”的同时,长江引航中心积极服务开拓对外开放通道,有力保障外贸运输需求。
2025年2月18日,伴随着激昂的汽笛轰鸣,长达225米、满载1300标箱货物的“鼎魏”轮在江阴引航站2位引航员的精心引领下,缓缓驶离江阴港苏南国际集装箱码头,标志着该港首条直航葡萄牙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正式贯通。“鼎魏”轮是江阴港开港以来的最大吨位靠港船舶与外贸远洋航线中单次集装箱作业量最多的船舶。江阴引航站引航员依据船舶特性、码头实况及实时水文气象,会同码头方制定精准引航方案,派出资深引航员进行引航,确保外贸航线安全畅通。
今年以来,江阴引航站已助力江阴港苏南国际集装箱码头新开通至葡萄牙、柬埔寨、智利的三条航线,为国内外贸易往来提供了更高效、更经济的运输选择。

定制服务 护航“中国制造”扬帆远航
“中国每十辆出口汽车,就有一辆从太仓起航。”这一振奋人心的成绩背后,离不开长江引航中心不断攻克技术难题,以定制化服务方案,全力保障新能源汽车、高端海工装备等“中国制造”产品走向全球。
今年1至9月,太仓引航站安全引航汽车滚装船数量同比增长238%,已助力近60万辆国产汽车出口海外,同比增幅近七成,超过去年全年出口总量。同时,预计今年全年出口总量将突破80万辆。
据太仓引航站站长周彬介绍,滚装船的船体超宽特性在通过上海北槽航道受走槽点限制,且多数滚装船只有右后尾部装备了汽车装卸桥板,需要右舷靠泊方能满足汽车装载要求。这对船舶进出港时机、靠泊潮汐和掉头时机都提出严苛的要求。
今年2月,“长泰鸿”轮等3艘滚装船在长江引航中心太仓引航站的引领下,乘同一潮水顺利靠泊苏州港太仓港区海通(太仓)汽车码头。在装载比亚迪、吉利等10多个品牌的约7000台车辆和200余套备件后,3艘滚装船陆续前往沙特、新加坡等国家的港口。
据悉,针对3船同靠技术难题,太仓引航站主动作为,在3艘滚装船靠泊前到码头现场办公,组织研讨,确定了在同一潮水进港、巧妙避开双向高峰流的科学引航方案。这是继去年“一潮一策”“两靠一离”后一项新的技术突破,引航站根据对潮汐窗口期的研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3艘大型滚装船乘同一潮水顺利靠泊海通(太仓)汽车码头,实现码头利用效率最大化。
在国家重要的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制造基地南通,时常能看到水上“巨无霸”的身影。他们在引航员的引领下,于江面上精准腾挪,然后走向广阔的海洋。
2024年12月,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最大吨位、最大储气量新型海上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NGUYA FLNG”轮,顺利从江苏南通拖航出江。此次拖航编队总长度达705米,创下长江引航史上单船拖带最大长度的新纪录。
此次拖航始发地位于长江南通段左岸营船港专用航道内,航道弯曲狭窄,左岸码头林立,设标航宽仅260米,航道维护水深仅8米,大型船队受流压影响大。如何在狭窄弯曲航道内精准控制如此大尺度的无动力船队,是南通引航站需要克服的巨大困难。
在接到引航协助申请后,南通引航站第一时间组建工作专班,全面评估船队出港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与隐患,制定详细防控措施;采取临时调整部分航标,科学编队,选派具备丰富拖带经验的资深引航员完成此次任务,最终保证该大型船队安全出江。
2025年,南通引航站先后引航新造全球最大2.4万标箱集装箱船舶、新造超大型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半潜船舶等一批特种船舶安全进出南通港口,通过定制服务助力“中国制造”走向国际舞台。

挖潜增效 助推港产城融合发展
“今年1至9月,南京引航站为集团引航的船舶超739艘次,同比增长8.7%,船舶计划批复率达到100%。”南京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赵建华介绍。依托引航力量,该集团缓解了船舶到港不均衡和泊位利用不足的矛盾,有力支撑南京港区域中转能效,推动了港产城融合发展。
这只是长江引航中心服务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的一个缩影。长江引航中心持续深化协同融通和服务升级,从构建引航服务体系、充分挖掘航道潜能、支持完善航线网络等方面出发,制定服务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十项举措”,全力服务南京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如今,“十项举措”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能。为提升南京水运口岸能级、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南京引航站主动上门服务,为新建、改扩建码头及泊位等级提升提供技术支撑,实施“一企一策”,提升新生圩等码头升等改造期间泊位使用效率。
3月28日,招商局金陵船舶(南京)有限公司新造新加坡籍甲醇燃料加注船“薰衣草”轮在长江引航中心引航员引领下,平稳驶离舾装码头,直航新加坡,标志着该公司舾装码头正式对外开放,也意味着打通了该公司新造船舶“直航出海”通道,大幅降低其外贸船交付成本。
此外,南京引航站持续释放深水航道潜能,成功实现11.6米吃水船舶常态化进江,有力保障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内德国巴斯夫、美国塞拉尼斯等企业原料及产品及时进出口,确保南京港铜金矿中转,化肥出口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
作为知名产业港,常熟港坐拥高附加值纸浆、精细化工及科技顶尖的海光电缆等高精尖产业链,是港产城深度融合建设的重要一环。然而,与其他港口相比,常熟港面临岸线短、水深浅、泊位等级有限等先天条件的制约。如何以有限的岸线资源服务多样化的产业链条,是常熟港引航人不断思索的命题。
致力于将“小港口”作出“大文章”,常熟引航站依托技术攻关,提升专业保障能力,不断释放“寸水寸金”效能,充分利用感潮河段高潮水位窗口期,实现专用航道上段船舶最大吃水突破提升至12.0米,下段船舶最大吃水突破提升至9.8米,超航道维护水深15.3%,助力单船货物实载量提升4000至5000吨,有效推动企业降本提质增效。
今年1至9月,常熟引航站优先保障355.9万吨纸浆、40.9万吨异丙苯、5272公里电光缆等特色物资运输,同时落实“一船一策、一泊一策”,为风电设备、车辆装备及锂电池储能设施等特种产品运输船舶定制引航方案,全力支持“常熟货、常熟走”,相关出口额超200亿元,同比增长超11%,有力保障了常熟港货物贸易多元化,以高水平安全护航常熟港高质量发展。

精益求精 劳模精神薪火相传
奔流不息的黄金水道上,伫立着一群“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他们以匠心为舵、以担当为锚,引领巨轮安全往来,在时代浪潮中铸就、传承着引航精神。
长江引航中心始终将劳模精神作为引领行业发展的精神旗帜,以姚泽炎、王荣达、蔡文鹏等一批先进典型为代表,构建起一支技术过硬、作风扎实、甘于奉献的引航队伍,为推动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能。
今年上半年,全国先进工作者、南通引航站正高级引航员姚泽炎正式退下了他躬耕40载的岗位。自1985年来,姚泽炎引领来自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船舶近万艘次,引航里程达90余万公里,在这片世界上最繁忙、最复杂的航区书写了安全引航零事故、服务零投诉的奇迹,也成为中国引航业乃至交通运输行业的一座丰碑。
走进靖江引航站,“荣达创新工作室”已成为技术攻关与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王荣达,这位从业30年、引领船舶超8000艘次、引航里程可绕地球18圈的“长江好舵手”,不仅是靖江引航站的筹建者之一,更是技术传承的领路人。面对靖江港福姜沙北水道弯曲狭窄、水流复杂的通航难题,他带领团队首创“S型靠泊法”,并逐步升级为“四定”靠泊法,成功破解巨轮进港“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多年来,该技术为港航企业节约物流成本超亿元,也成为引航员实训的“活教材”。
引航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门薪火相传的艺术。依托传帮带的引航员培养体系,王荣达手把手带出的8名徒弟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高级引航员。“一个人只能引好一条船,一群人才能守好一条江”,王荣达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引航精神中团结协作、传承共进的深厚内涵。
在极尽险峻被誉为“老虎口”的福南水道,张家港引航站高级引航员蔡文鹏以“压舱石”的沉稳和专业,不仅多次在舵机失灵等极端险情中化险为夷,更带领团队攻克“12米吃水好望角型船舶进出狭窄水道”这一业界难题,引领该类船舶进出福南水道66次,载运货物超360万吨,为码头带来直接利润超6600万元。
徒弟张人杰曾感慨:“师傅教的不只是技术,更是责任。”作为青年引航员的引路人,蔡文鹏将引航经验倾囊相授,在言传身教中磨砺出经得起风浪的“金牌引航员”。他所创立的“文鹏工作法”和进出福南水道“一慢二看三通过”等各类操作要领,已成为站内引航员的安全准则。
征途如虹,实干为要。下一步,长江引航中心将聚力协同融通,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有新贡献;聚焦智慧引领,在提升通航效率上实现新突破;筑牢安全基石,在保障航道通畅上展现新作为;优化服务工具,在助力降本增效上推出新举措;优化作风行风,在打造高效透明服务中创造新体验,继续推动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链接
“他们真正做到了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
自2011年首次对外发布至今,“八项服务承诺”历经三次提质升级,已经成为长江引航中心的亮丽服务品牌。一年来,长江引航中心忠诚践诺履诺,全力稳外贸、保畅通、促发展,不断创新举措赋能黄金水道高质量发展。在近日召开的长江引航中心2025年服务港航企业专题座谈会、行风监督员会议上,该中心服务成效引来参会企业代表交口称赞。
“长江引航中心在服务理念、技术创新、规范管理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持续升级和系统优化,真正做到了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充分释放长江黄金水道寸水寸金的深水红利。”江苏省港口集团副总经理唐文感概地说,今年以来,在长江引航中心的帮助与指导下,江苏省港口集团所属码头的靠离泊计划准确率均超年度目标值,新建及改造的多个港区靠泊最大吃水深度得到提升,码头服务保障力、货位周转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
由于芯片化工材料的特殊性,作为国内重要的芯片化工材料制造方,长春化工(江苏)有限公司需要引航的船舶具有运量小、船次多的特征,引航任务相对繁重。谈到长江引航中心,长春化工(江苏)副总经理李明泽满是感激地说:“该中心一直任劳任怨,在夜航和恶劣天气都会制定安全方案,确保我们的生产,也保障了国内芯片业的发展。”
盛赞背后是长江引航中心日复一日的守责与践诺。他们坚持“阳光引航”,确保“申请有指引、办事有依据、缴费有标准”;坚持“平安引航”,为重点船舶提供“提前送引航员”“引航员下一港离船”服务等举措;坚持“便利引航”,推进重点物资船舶“直申直办、直进直靠、直离直出”……“阳光、规范、平安、便利、精准、创新、品牌、廉洁”的八项服务承诺,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深融入长江引航的每一程引领、每一次靠泊、每一回攻坚。
在劳模精神与品牌引航的双重引领下,长江引航中心正以承诺为舟、以实干为桨,持续推动黄金水道通得更畅、联得更稳、行得更远。
编辑:张一坤
责编:蒋利
审核:姜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