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G213线西双版纳段 北纬21°绿宝石上的生命经纬

2025-11-26 15:57:52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浦珊 高图 甲青 -标准+

当晨曦穿透西双版纳的望天树冠,千年茶马古道的印记还在山间留存,傣家竹楼的炊烟刚漫过屋檐,G213线的货运车鸣笛便与雨林鸟鸣交织——这条纵贯北纬21°“绿宝石”地带的公路,以293.465公里的坚实轨迹,串起原始森林的苍翠、13个民族的欢歌、边境的独特风情,更连通磨憨口岸的繁忙,让雨林秘境与现代发展的脉搏,在雨林公路人的守护下同频跳动。

每一寸路面都藏着公路人的汗水,每一段里程都连着沿线百姓的期盼,每一次平安通行都映照着幸福的笑脸。G213线早已不是简单的交通线,而是云南边疆的“生命经纬”。

路连美景:心驰神往的“雨林秘境”

想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G213线绝对是必选路线!它像一条碧绿的丝带,串起大渡岗万亩茶园、野象谷、基诺山雨林徒步路线、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勐远仙境、望天树等核心景区,让每一段旅途都成为风景。

近年来,西双版纳公路局因地制宜选种植蜘蛛兰、火焰木等本地苗木和观赏性花卉,对公路沿线两侧进行绿化提升改造。对备受青睐的旅居地G213线K3890+400右侧二台坡服务区进行优化提质,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绿美服务区、最美旅居地。

如今,这份“美”更浓了:公路两侧,朱蕉与蜘蛛兰错落生长,粉花山扁豆、紫花风铃木点缀其间,与周围雨林和共同构建丰富的公路生态景观。运气好时,能看到亚洲象慢悠悠穿过公路;漫步攸乐古茶山,轻抿一口香醇的普洱茶,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在基诺族向导的带领下徒步雨林,感受丛林秋千带来的刺激;沿着大渡岗万亩茶园彩虹步道,邂逅一朵朵怒放的樱花;在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开启亲子游,探寻雨林奇妙夜;在勐远仙境100米的悬崖上俯瞰连绵雨林,啜饮咖啡;踏上望天树树冠走廊“漫步云端”,感受与天空最近的距离;走进沿线傣家村寨,慢轮制陶的泥土香、贝叶经抄写的沙沙声、菠萝饭的甜香扑面而来,这些惊喜,都因G213线变得触手可及。

路畅业兴:交产融合的“黄金动脉”

“以前运橡胶要绕远路,现在G213线好走了,当天割的胶第二天就能到加工厂!”基诺山乡的胶农笑着说。天然橡胶是西双版纳州的传统优势产业,在促进边疆经济发展、保障国家战略资源安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2024年,全州天然橡胶种植面积达465.8万亩,占全国总量的27.8%。

这条公路,让西双版纳的“宝贝”有了奔赴远方的底气:橡胶原料从村寨加工厂运出,无缝对接沿海工厂的生产线;清甜多汁的勐仑柚子畅销全国各地;傣家姑娘清晨摘下的小糯玉米沿G213线出发,隔天就出现在数千公里外城市的货架;傣族织锦艺人的手作,借物流专线走出竹楼,站上国际展会的舞台。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返乡创业,把直播间搭在雨林边,G213线成了实实在在的致富路、幸福路。

路通国门:开放合作的“友谊桥梁”

作为云南通往东盟的重要通道,G213线不只是“国内路”,更是“国际桥”。它与中老铁路、澜湄“黄金水道”联动,构建起高效跨境物流网,助力西双版纳从“边陲末梢”向“开放前沿”转变。

“老庚见老庚,快乐一整天!”“老庚”在傣语里意为“年龄相仿的朋友”。每到大赶摆时,中老两国的“老庚”一大早就来到曼烈村民小组摆摊。烤鸡、烤鱼、老挝冰咖啡、手工香皂、竹编等东南亚商品应有尽有。舂鸡脚、臭米线、酸鱼酸肉等让人目不暇接,充满了浓郁的人间烟火气。

G213线,运输的不仅仅是货物,更架起了一座中老两国边民沟通交流的友谊桥梁。

路暖民心:百姓身边的“温暖纽带”

近年来,西双版纳公路局深化“行业+属地”共建模式,主动融入地方政府“绿美行动”,积极与沿线乡镇、村委会沟通,签订共建共管协议,营造路地共建的良好氛围,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各族群众。

这条公路,藏着边疆百姓的烟火日常:是胶农早出晚归的轨迹,是边民走亲访友的便捷,是13个民族共有的乡愁记忆。在北纬21°的绿宝石上,G213线的每一米都写着守护、共生、繁荣与发展。当公路继续向雨林深处延伸,更多关于发展、幸福、友谊的故事,还在不断书写……

编辑:​浦珊 高图 甲青

责编:张家顺

审核:潘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