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海员论坛倡议:多方共建海员全职业周期服务体系

2024-07-16 14:58:59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陈维 -标准+

7月10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海员论坛成功举办。论坛以“构建海员全职业周期服务体系”为主题,由中国航海学会、天津市滨海新区政府、中国港口协会、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海事服务中心、天津中心渔港开发有限公司、天津海运职业学院承办,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朱建华,大连海事大学纪委书记罗钟山主持。行业内外300余位专家出席,共同探讨如何打造一站式船员综合服务新模式。

海员作为全球贸易的重要推动者,其职业发展和生活福祉不仅关乎个体命运,也影响着航运业的稳定。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注册船员数量已超过200万人,年外派海员数量超过14万人次。论坛聚焦“构建海员全职业周期的服务体系”话题,具有很强现实意义,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海员“高高兴兴起航、平平安安回家”殷切嘱托的重要体现。

凝聚共识 重视海员服务质量

论坛上,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中国科协决策咨询首席专家徐祖远线上亲切问候海员朋友,提出做好海员综合服务是建设交通强国、航运强国的重要基础,要充分考虑海员职业的特殊性,构建全职业周期、多生活领域的服务体系。中国航海学会副理事长李世新向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发出倡议,希望各方能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共同构建海员全职业周期服务体系,为海员提供更全面、更贴心、更系统的服务,保障其权益,提升其职业幸福感。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副局长寿涛在主旨演讲中表示,要把船员摆在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和航运核心资源这一突出地位上,全力推进船员队伍高质量发展要从更进一步贴近行业发展需求、更进一步便利船员就业、更进一步提高船员整体素质三方面持续发力。

多措并举 加强海员服务保障

当前,政府、企业、院校等各方齐心聚力,积极响应提升海员服务保障,加快推进多项政策研究。“目前,我们正在研究支持中国北方海员服务产业园区建设,初步拟定20条政策,大力引育海员等各类海洋人才圆梦滨海。”天津市滨海新区副区长杨玉建表示。大连海事大学中国海事政策法规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陈鹏呼吁各方共同关注、支持和推进《船员法》立法,从国内国际大环境出发,不断推动国际上成熟的船员权益保障和优待、优惠举措在我国落地实施。

论坛上,山东省海员工会副主席刘尚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法规司原副司长余明勤、天津市船员服务行业协会会长张景增等分别进行了《制定海员心理健康服务规范》《船员的灵活用工与权益保障》《服务船员社会组织发展前景展望》主题演讲,剖析影响船员身心健康的痛点难点,规范新就业形态下的企业用工,明确船员服务产业发展方向,提出多项针对性措施为海员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产教融合 提升海员素质水平

高素质船员队伍是航运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人才保障。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衍刚详细介绍了公司创建“一总三分”高端航海人才培养体系,畅通船员职业发展道路、搭建阶梯式“全生命周期”船员教育培训平台,打牢高素质船员队伍建设根基、突出“关心关爱”,强化高素质船员队伍建设正向激励等内容;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副校长王明春、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吴丽华,分别从全职业周期教育和特色对外开放职业教育阐释了高质量海员教育理念;上海海事局船舶能效管理中心专家邵磊与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船舶中心绿色智能技术研究室主任李坤,就航运碳减排背景下的减排要求和船员培训管理方法提出了实用性强的对策与建议。

交通运输部原安全总监刘功臣对论坛用“备受瞩目”“精准务实”“交流互鉴”“硕果累累”四个词进行了总结。他表示,论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国在构建海员全职业周期服务体系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据悉,论坛还举行了5场仪式,分别是《中国沿海避让渔船手册》赠书仪式、中国北方海员服务产业园区启动仪式、船员培训质量管理体系数字云平台上线发布暨首批机构入驻签约仪式、航海类职业教育活页数字化培训教材首发仪式、“惠船保”船员健康保险产品发布仪式。

编辑:陈维

审核:吴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