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④|全域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 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2024-08-28 09:28:43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 邵宏 -标准+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新时代新征程,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提高治理能力,实施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服务保障。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的《农村客货邮运营服务指南(试行)》(简称《指南》),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有力举措。《指南》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运营好农村公路,为构建集约高效可持续的农村运输服务体系,统筹解决农村群众幸福出行、农村快递物流“最初和最后一公里”提供有力保障。

2017年,浙江省提前3年实现了建制村“村村通客车”目标。2018年,浙江省交通运输、农业农村、邮政等6部门联合推进农村物流“布点、织网、联动”,补齐网络体系短板。2021年起,根据交通运输部民生实事工作部署,浙江省将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纳入省委、省政府共同富裕两项重大改革项目、省政府民生实事。浙江省交通运输厅联合10部门出台《促进农村客货邮融合推进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专项行动》等文件,在需求较为突出的地区先行先试,积极推进网络共建、运力共用、信息共享。2024年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后,浙江在全省域启动客货邮融合工作,当下正面临如何加快提升农村客货邮融合运营服务水平、进一步规范客货邮融合服务流程等问题。《指南》的发布实施,对浙江在全域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工作提供有力指引和支撑。

统一运营主体导向

《指南》第三条明确,鼓励在县级行政区域内具备本地资源整合能力、能够协调农村客货邮运营所需资源的经营者作为牵头单位,合理设置投入和利益分配机制,统筹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工作发展。

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浙江省推动农村客货邮市场主体融合,培育了客运公交企业、邮政公司、第三方物流企业、供销社以及地方交投等多种农村客货邮经营者。统一的客货邮经营者,为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形成长效稳定的合作联盟、落实规范统一的服务标准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浙江省开通客货邮融合业务的县级行政区有69个,比例达80%,均拥有统一的客货邮经营者。

因地制宜打造服务品牌

《指南》第五条提出,鼓励农村客货邮经营者结合当地交通运输、邮政、产业、民俗、文化等特色,打造标识性强、易于推广的农村客货邮运营服务品牌,规范和促进农村客货邮发展。

浙江省积极打造“1+N”客货邮服务品牌体系,出台并推广《农村客货邮融合服务规范》团体标准,发布应用“浙江客货邮”统一品牌标识。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创新客货邮运营组织模式,充分体现地区差异,形成了县级共配、乡镇区域共配、县级客车直送3种组织模式。同时,依托本地产业特点,拓展“客货邮+”农产品、电商产品、手工品等场景,畅通上行渠道,打造安吉“吉时达”、永嘉“农客达”、新昌“新畅达”等15个服务品牌,12个县(市、区)入选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公布的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宁海“集士驿站”作为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典型案例予以推广。

完善县乡村三级站点体系

《指南》第十二条、第十四条提出,打造县级客货邮站点,建设县级共同配送中心,实现统一仓储、统一分拣、统一配送。打造乡镇客货邮站点,提供客运、货运、邮政快递等综合服务。打造村级客货邮站点,提供综合便民服务。鼓励乡镇和村级客货邮站点配备货架、智能扫描终端、智能交接箱、智能快件箱等设备。

近年来,浙江省聚焦县(市)、乡镇、村三级节点资源整合,出台《“多站合一”乡镇客货邮融合综合服务站建设标准》《“一点多能”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建设标准》等规范,持续深化指导农村客货邮融合网络建设。县级层面,加快县级物流共同配送中心建设;乡镇层面,依托乡镇客运站、邮政支局、供销社等站点实现“多站合一”;村级层面,改造提升“一点多能”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通过叠加便民缴费、农产品展销、居民代购等“一站式”服务功能,提升站点可持续经营能力。布设公交邮箱、智能交接箱等设备,减少交接等待时间,提升运行效率。

目前,全省已建成共同配送中心52个、乡镇级站点413个(其中“多站合一”乡镇综合服务站245个)、村级物流服务点1.2万个(其中“一点多能”村级站点2000个),布设公交邮箱、智能交接箱82个。

加强运力资源深度融合

《指南》第十五条提出,鼓励在邮政快递服务需求相对较小且多为小件、散件的地区,通过农村客运车辆代运邮件快件。鼓励在农村货运物流、邮政快递服务需求相对较大或多为大件的地区,发展货运班车模式。

在偏远山区等需求较少的地区,发挥农村客运网络覆盖广、通达深的优势,推广农村客运车辆代运邮件快件,充分利用客运车辆富余运力,积极开通客车合作线路,降低进村成本。在平原等需求较大或多为大件的地区,发展货运班车、邮车共同配送模式,提升配送效率。在海岛地区,积极推动客船、渡轮代运邮件快件,解决快递物流上岛“最后一公里”难题。目前,浙江省共开通客货邮合作线路810条,其中客车(船)线路436条、货运班车线路152条、邮车线路222条。

强化客货邮安全管理

《指南》第二十八条提出,农村客货邮经营者应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人员、车辆、设备、场地、信息安全等管理。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浙江省农村客货邮经营者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建立了覆盖人员、设备、货物、信息、消防等领域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运行管理,通过构建数字化系统,整合车载卫星定位、站点视频监控等数据,对运行过程实施监测和管理。强化交接管理,明确各环节交接流程,如绍兴市新昌县编制了《智能交接箱运营机制及交接规范》。强化上行管理,严格实行实名收寄、开箱验视等货物寄递安检要求。

《指南》对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指导意义重大,浙江省将深刻领会、认真落实,在学习借鉴兄弟省份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持续推动全域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提升农村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编辑:张涵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