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组建以来,山东高速枣庄发展有限公司党委立足新时代交通发展大背景,结合管养路段桥隧占比高、管理难度大的实际,找准公司党建、隧道管理契合点,以“枣安”文化为纲,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在党建引领隧道管养领域写出一篇地域特色鲜明的新篇章。
党建引领多方共建 创新协同联动“枣庄模式”
公司以党建共建为抓手,将管辖路段沿线交通部门、高速交警等各方党支部汇聚于党建共建平台,深入开展“一路多方”联勤联动与企地联动,形成了活动联办、队伍联训、道路联巡、安全联防、平安联创“五联”驱动的枣庄模式。通过主题党日等形式,开展“齐聚杯”篮球友谊赛、运营管理开放日等共建活动,加深交流,提升协作效率。通过“秋季大练兵”军训汇演、联合应急演练,以赛促训、联训促融,打造一支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保畅“铁军”。借助错时巡查,循环补位,突发事件主动发现率提升12%。联合开展事前联合安全巡查70余次,发现并治理地质灾害点10余处。成立“一路多方”指挥调度中心,信息快速共享互认,联合处置突发事件779起,道路清障平均处置时长下降19.19%。提炼总结“一线三面”保畅法,除雪防滑“枣庄经验”获评2024年度交通企业社会责任(ESG)杰出案例,成功打造“一条路、一家人、一条心”的企地联动典范。
党业融合创新发展 打造隧道管养“枣庄标杆”
结合一核(高质量管养)、两翼(精准管理、技术保障)、四支撑(党建、创新、文化、安全)特色隧道管养体系,公司党委创新探索思与行、学与用、督与责“三融合”工作法,助力党建与业务融合互促,在隧道管养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针对养护年度重点工作及隧道管养中的难点,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开展“枣先行”等主题党日10余次。党支部书记主动担纲攻坚克难小组组长,在隧道及周边关键位置部署大量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度、湿度、车辆流量、通风状况等数据,对隧道整体健康全面、深入分析评估。与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紧密合作,引入北斗高精度卫星定位系统GNSS,大幅提升隧道洞口边仰坡监测精度。成立以党员为核心的隧道管理创新工作室,研发隧道情报快发系统,通过“一键下发”,5秒内完成车道指示器、交通信号灯、情报板等信息切换,降低二次事故风险,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枣庄地区4处隧道内,并荣获集团职工创新创效竞赛项目三等奖。2024年5月,公司创新建成枣庄首个“光伏+储能”绿色低碳隧道,把“畅隧在枣”理念不断转化成公众美好出行。
人才强基夯实根基 保障隧道畅安“枣庄品质”
为将隧道管养工作抓出实绩实效,公司党委高度重视以党员干部为核心的人才队伍建设。在施工关键路段设立党员示范岗,主动亮明身份,高标准遵守作业规范,带头推行一次封路多项养护作业并举的“1+N”集中作业模式。组建党员先锋队7支,志愿服务队10余支,在遭遇暴雨、暴雪、冻雨等极端恶劣天气时,对隧道洞口、高边坡、边沟等重点场所开展“拉网式”排查。今年以来,100余名党员干部、业务骨干冲在防汛、除雪工作一线,边沟清淤20余处,风险排查50余次。优选高层次人才,打造“心·畅享”创新工作室,开展技术创新革新,获国家专利5项、软件著作2项,发表论文著作5篇,并在2024年山东省“技能兴鲁”公路养护工程技术人员职业技能竞赛中斩获团体三等奖和两项个人三等奖,保障隧道畅安的人才根基不断夯实。
在党建引领下,山东高速枣庄发展有限公司在隧道管理工作中积极探索创新,通过制度完善、科学决策、数智平台搭建、能源利用优化等措施,在规范化、精细化、智慧化管养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全面提升了隧道管养水平,“畅隧在枣”文章不断被续写,“山高·行”品牌形象持续被擦亮。
编辑:郭志萱
责编:李家辉
审核:卫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