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记者从南充市发展改革委获悉,商务部等十部委日前印发《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南充、绵阳、达州、宜宾等66座城市纳入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
从2013年被列为四川省首批现代物流试点示范市至今,南充物流业快速发展,已成长为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2014年,南充物流业实现增加值40.7亿元,占GDP的2.8%,全市货物周转量88.1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2.4%。全市现有注册物流企业1000余家,物流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5家。
交通先行 强化区位优势
做活“水”文章,是南充交通建设的开年大戏:都京港嘉陵江大桥、南充港都京作业区多用途码头进港道路、嘉陵江航运配套工程,三大工程同步推进,南充港成为嘉陵江上的黄金节点。
“这是真正的汽笛一响、黄金万两。”南充嘉美印染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祖林算了一笔账:以往他的货物要运送出去,需要先走公路到成都,再通过铁路到上海;如今,经南充港到上海的物资,通过港口中转和水路运输,成本较公路直达降低60%,较铁路直达降低30%。
向西对接川陕甘、向东对接泛珠三角和华东地区,交通先行让南充把区位优势转化为现实动力。兰渝铁路南充火车东站、高坪机场、巴南广高速、遂西高速……目前,南充已初步建成集铁路、高速公路、航空、水运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今年南充进一步加码交通建设,将实施18个重大项目,计划完成投资72.1亿元;1—4月,全市交通项目建设完成投资23.09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32%。
“随着《规划》的实施,南充有望在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运输能力、物流设施资源整合、流通信息化、电子商务等方面进一步发展。”该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产城互动 打造物流“火车头”
坐拥黄金区位,物流企业遍地开花,南充物流却长期面临综合功能薄弱、现代化层次较低等难题。如何实现转型突围?作为南充市“一园区、四中心、七节点”物流规划体系中唯一的物流园,南充现代物流园区的试水或成破局之举。
6月9日,南充现代物流园物流大道上,一辆辆满载货物的车流穿梭不息;园区内,工人们正在信息交易中心进行装修。“园区涉及4个乡镇,可带动5万人就业,强力助推相关乡镇快速城市化。”园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园区占地面积11.6平方公里,总投资达120亿元,建成后将成为南充物流的“火车头”。据了解,园区将布局建材、农产品、五金机电等十大业态板块,建成多功能、一体化、具备口岸功能的综合业态物流平台。
“一批‘重量级’企业入驻园区,除了拉动本地物流业整体升级,更为南充带来物流理念的革新。”该负责人介绍,深圳友信崧峰项目将运用电子商务系统,打造信息化交易平台,提供高水平、大规模的第三方农产品物流服务;浙江传化物流公路港模式的引入,将有效整合南充小而散的公路物流市场。
编辑:四川频道01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