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车一族越来越多,但说到修车,许多人就是“门外汉”。缺乏相关专业修车知识的车主如何避免爱车被过度维修?
一位多年从事汽车维修的内幕人士也向记者透露,一些汽车维修店会故意虚报和夸大车辆故障,从中牟取暴利。小病大修、没病大修、能修的不修等问题普遍存在,如何才能让爱车避免过度维修?
消费者:
汽车维修是个麻烦事儿
庞女士开车已经两年,她发现自己爱车的方向盘在行驶过程中有些抖动,而且还有噪音,赶紧就把车送到了修理厂。“修理厂说是发动机有问题引起方向盘抖动发出噪音,后来还检查出了其他问题,我花了1000多元进行了维修。”庞女士说,可没过几天,她发现车子的老毛病又犯了。去找修理厂问是怎么回事,对方又说是由以前没检测出来的新问题引起的。就这样,庞女士的爱车在那家汽车修理厂维修了四五次,零件也换了不少,但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每次去都会被检测出新问题,感觉猫腻太多了,修车真的是个麻烦事儿!”
修车真的像庞女士说的这么可怕吗?在业内人士的帮助下,记者将一辆车况良好的普通小车断开了发动机第四缸的点火线圈插头,发动机出现了明显的抖动,同时,仪表盘上的故障灯亮起。接上插头,车辆抖动随之消失。“作为普通的维修技工来说,这个是非常简单的故障。”
在南津路一带的汽车维修店,这个简单的故障变得复杂了。接待人员告诉记者,需要更换四个缸的火花塞、清洗节气门、超声波清洗喷油嘴等。更有维修人员称“点火线圈需要马上维修,不然会引起其他更大问题。”
业内人士:
多学多看 修理时人不离车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正是因为车主缺乏基础的车辆维修知识,维修店玩起了各种猫腻。“点火线圈本来还可以用,修理厂却把它拆下来,当做坏掉的展示给车主,其实车主也不懂。”
车辆维修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销售者和产品售后的服务商来说,他们处在一个完全的强势地位。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服务行业的自律管理,建立一些中介机构,由第三方鉴定产品的残损程度,这就避免了服务商单方面定价的不合理现象。
“车主平日里也应该多学多看,了解车辆基础护理和维修常识,避免被蒙在鼓里,吃各种‘哑巴亏’。”业内人士建议,车辆出现故障后,车主最好多去几家修理厂,多咨询专业人士,选择正规的有专业资质的修理厂。同时,选择配件时,不贪图便宜,最好选正产配件;更换零件时,最好人不离车。
编辑:四川频道01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