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期间,“荆楚工匠”、湖北省武汉地铁电梯维修专业主任技师潘峻忙个不停。每到晚上,他总会出现在武汉地铁的宗关、循礼门、大智路等超长电梯站、客流重点站,现场督导电梯检修质量,解答维修疑问。
武汉地铁宗关站是1号线与3号线的换乘站,乘客可通过4部手扶电梯换乘,每部电梯长度44.93米、提升高度22.5米,相当于7层楼高,是武汉地铁最长的电扶梯,有“天梯”之称,搭乘一趟用时1分多钟。车站工作人员介绍,每天约有5万名乘客乘坐电扶梯往返于两条线路之间,4部电梯启用8年来累计搭乘人数过亿。
“春节前,我们对线网300座车站所有电梯进了一次深度检修保养,以保障节日期间设备运行可靠。”潘峻介绍,节日期间,重点部位的电梯如平常一样,实行专人值守,并配足零部件,做到如遇突发情况可第一时间响应。春节期间,专业人员同样需要对电梯进行例行检修保养,以良好状态迎接节后返程高峰。
“安全不容忽视。”潘峻说,按照国家标准,电扶梯每半个月维保一次,但武汉地铁对于超长电扶梯及客流大站的电扶梯,维保间隔缩短至每周一次,尽可能保障电梯每天连续工作近20小时的安全可靠。
在武汉地铁宗关站,还有一个电梯专班进行24小时驻守。每天早晚高峰,他们会拎着工具包守在现场,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2月14日凌晨的检修作业现场,潘峻拿出一把阶梯塞尺,塞入电梯梳齿板间隙进行测量。“按国家标准要求,梳齿与踏面齿槽啮合深度至少要达到4毫米,我们控制在5毫米至6毫米,这样才能将停梯率降到最低。”潘峻说,这是300多名电梯维修人员一直恪守的“天梯态度”,就是“千万锤成一器,偏毫厘不敢安”。
“电扶梯扶手带的速度一般要比梯级运行要快一点点,这是出于安全考虑,避免乘客后仰摔倒。”每次维保项目完成,电梯恢复运行时,潘峻总是第一个站上电梯,亲自乘坐一次,感受电梯速度和运行平顺度。
截至目前,武汉地铁开通运营线路已达12条,全线网运行的电扶梯、垂直电梯型号近30种,换乘站的超高手扶电梯达16台。今年54岁的潘峻,围绕各类梯型结构、运行模式开展针对性研究,不仅自身练就了过硬本领,也完成了维修保养规程、作业指导书、新线设备检查手册等九大类共54篇技术文件,建立了一套属于武汉地铁的电梯维保“百科全书”。在他的引领下,武汉地铁电梯维修团队所负责运营的3000余台自动扶梯、700余台垂直电梯,完好率保持在99.8%以上,为乘客的便捷、安全出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编辑:翟永威
审核:郭一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