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记者从青岛市交通运输半年工作会议获悉,全市交通运输系统以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和国际航运中心为主线,上半年多点突破筑牢根基,下半年靶向攻坚冲刺全年目标,以实干书写交通强市建设答卷。
亮点纷呈:“双中心”建设结硕果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青岛市委、市政府顶格推进,编制完成《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期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成功入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获 6.66 亿元中央财政支持,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居全国第二。全国首个管理系统“青链通”、航运引导基金“航链金”相继落地,为发展注入动力。
高端航运要素加速集聚,赴港澳洽谈109个项目,签约 13 个、总投资 17.8 亿元。全国最大单体 LNG 保税仓库、希腊菲尼克斯船级社亚洲总部等落户,山东港口船舶交易中心成北方最大,青岛自贸大宗商品枢纽启用。港口智慧绿色转型深入,全球首个自动化件杂货纸浆码头、国内首座港口加氢站建成,全球首个港口服务类大模型 “方舟 TaaS”、全国首个“物流—外贸—金融”全链条数据平台上线。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指数跃居全球第13位,首超东京、釜山,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增强。
基础设施与民生服务同步提升。95个重点交通项目完成投资 61.5亿元,沈海高速改扩建、青兰高速等推进,董沈高速竣工,胶即快速通道(胶州段)具备通车条件。公路网监测评价连续两年居计划单列市首位,“王相路”成国家级品质工程。政务服务数字化、集成化水平不断提升,成功争创“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部省联动试点”,成为继深圳后全国第二个入围城市。
物流产业韧性凸显,交通运输等增加值增速6.3%,高于全市规上服务业,对 GDP 贡献 5.8%。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 3.7 亿吨、1638 万标箱,同比增 2.1%、7.8%;海铁联运150.3万标箱,增15.1%,领跑全国。公交地铁“两网融合”深化,换乘衔接率91%,海上旅游接待游客提前39天破200万人次,民生获得感提升。
靶向攻坚:七大举措冲刺全年目标
规划引领绘蓝图。编制 “十五五” 综合交通规划,对接国家、山东省战略,谋划重大项目,设量化目标,为五年发展定方向。
航运能级再跃升。推进董家口、前湾港码头改造,力争全年货物、集装箱吞吐量 7.2 亿吨、3240 万标箱。新增 10 条海运航线,海铁联运冲刺 265 万标箱争“十一连冠”,中欧班列开 1100 列,跨境运输保全国前列。
项目建设赶进度。针对投资缺口,提速沈海、青兰高速等项目,推动董家口至五莲铁路等开工。争专项债等支持,确保 214 亿元年度投资完成。
物流提质增效。建指标监测机制,推动企业升规纳统,储备 50 家年度纳统企业。招头部物流企业,力争 A 级物流企业达 120 家,确保指标增速超省、市平均。
民生服务提质。优化 60 条公交线路,推地铁 3、4、6 号线运营,设个性化运输服务。整治出租市场,建小港码头等,让群众出行更舒心。
守牢安全底线。推进安全治本攻坚,管控重点领域,安全度汛。解“三车”司机诉求,化信访积案,强舆情监测,保行业稳定。
党建引领聚合力。强化政治建设,配合巡视,深化作风建设,实施年轻干部“筑基计划”,以高质量党建护航“双中心”建设。
从蓝图到实景,从突破到跃升,青岛交通运输系统正以“走在前、挑大梁”的担当,在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和国际航运中心“双中心”的征程上,镌刻新的发展印记。
编辑:袁梓晴
责编:
审核:李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