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完成马鬃山滑雪场测量任务,能否搞定?”,“能!”4月8日,由中铁六局呼和公司测绘分公司负责的呼和浩特市马鬃山滑雪场测量任务顺利完成,比既定时间提前2天。
马鬃山滑雪场位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榆林镇马鬃山,紧邻110国道,是集休闲娱乐、体育培训、品质度假为一体的多功能“净土”。该项目由山坡滑雪场、滑雪道和山脚度假村组成。
业主要求在4天之内完成整个马鬃山滑雪场地形测量、土方量计算、实景三维建模等任务,时间十分紧迫;本次航测总面积约1.559平方千米,山脚到山顶高差约300米,每300米需设一个相控点,任务量十分繁冗,本次航测既是“吃定拿下”的硬任务也是近年来测绘分公司迎来的一次巨大挑战。
面对重重压力,测绘分公司精中选精,挑选出了6名测量人员组成攻坚小组,火速赶赴会战现场,同时针对繁重的测量任务,集中兵力迅速召开研讨会,共同研究制定测量方案,最终选定以两台无人机同时进行航测,以确保快速高效完成任务。
整装待发
像控点布设
“今天我们主要的测量任务是布设像控点,为后续无人机航测提供采集依据,只有一天时间,路途遥远大家要带好设备器材和“口粮”,绝不能返工耽误半点时间。”现场测量负责人郝中强叮嘱道。4月7日早上5点30分,天还未见“鱼肚白”,蒙黑下,测量队一行6人仔细地检查着设备器材,迈着急速的步伐向山中挺进。
徒步攀爬山体
尽管提前做好了各项准备,可在测量现场,一道道关卡却横在眼前:部分滑雪道坡度竟达60多度,内蒙古部分地区气温尚未回暖,坡道上淤泥积雪参半,且没有其他路线可以通顶,测量人员只能借助护坡网一步一步挪到山顶。陡峭泥泞的山路挡不住测量人前进的脚步,为提高测量质效,保障速度和精度,测量队每两人一组,身跨20多斤的测绘工具包分兵而行、负重前进。
无人机航测
按照既定分工,测量队熟练地展开了像控点的布设,由于现场需布设28个像控点,测量人员每走300米就要从工具包掏出手锤,将事先准备好的像控点布设材料固定在选定的位置,并使用RTK进行像控点坐标采集,这样动作要重复做28次,同时,还要对现场测量数据使用简易平差法进行预处理计算,检查布设成果是否满足测量规范限差要求,仅在山间攀爬的路程就要行走20多公里,队员们分秒必争,没有一刻驻足,渴了就掏出矿泉水润润嗓子,饿了就拿出干粮咬上几口。
夜间整理内业资料
白天忙碌只是测量任务的一部分,夜晚,测量人员还要对坐标数据转换、三维建模、EPS矢量化以及土方数量计算等大量的内业资料进行整理。为了跑出“加速度”,测绘分公司改变了以往单机数据处理模式,首次采用了五台服务器同步作业的集群协作,使原本30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量,提速到6小时,便圆满完成了数据处理,并于4月8日向业主提交了全部测绘成果,比原计划提前了2天。
据悉,马鬃山滑雪场用地面积269.32公顷,总体造雪面积46万平方米,总雪道条数14条,总长度约8.7公里。本次测量任务的顺利完成,为马鬃山滑雪场后期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编辑:刘燕
审核:吴世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