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济南市交通工程质量与安全中心深刻领会国家、省市有关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有关要求,坚持创新引领行业发展,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轨道交通工程理念,从标准规范打造、建造工艺推广、施工技术改良、监管模式优化等方面广泛开展创新活动,取得良好成效。
一、强化标准引领 树立行业标杆
济南市交通工程质量与安全中心充分发挥质量引领作用,以标准制定为牵引,推动济南市轨道交通领域绿色低碳实践发展。近年来,会同轨道建设各方编制包括《城市轨道交通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城市轨道交通预制桥梁墩柱施工技术规程》等标准规范十余项,填补行业空白、突出绿色低碳理念、实现绿色环保施工工艺精准作业指导。
二、推动新工艺应用,构建绿色建造体系
济南市交通工程质量与安全中心积极推动新工艺应用,有效降低综合能耗,在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取得良好成效,以推动预制叠合地下车站应用为例,通过采取临时结构与永久主体相结合、装配式预制结构充分应用、土建装修一体化等方式,全面构建绿色建造体系,实现了混凝土结构车站传统施工工艺重大突破,降本增效显著,据统计,应用预制叠合地下车站工艺,每座车站可减少建筑垃圾680方,节省造价1500万元。
三、细化改良技术措施,强化资源重复利用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广泛采取盾构施工方法,掘进产生的渣土采用传统的处理方式极易造成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浪费,济南市交通工程质量与安全中心通过推动高校绿色处置技术应用,强化资源重复利用,有效减少城市交通与环境压力。以轨道交通8号线为例,5.6公里盾构区间累计处理渣土约18万方,减少工业污水排放约2.4万方,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四、“全闭环”数字监督,打造绿色低碳监管新模式
济南市交通工程质量与安全中心全力推动数字化智慧监管,通过搭建“数据可视化大屏+多监管模块+移动监督管理”架构,聚焦手续办理、线上监督、试验检测及工程验收,推行“一表式”统一采集、“链条化”信息流转和数据平台共享,打通数据壁垒,实现监督工作全流程线上闭环,工程监督无纸化、线上监管全流程覆盖,绿色低碳监督新模式基本实现。
编辑:李盈臻
审核:庄妍